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果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果报告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自治区通过政府部门预算共投入运行维护费230万元,比2005年增加50万元。其中水利厅本部投入100万元,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投入运行维护费130万元。4)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力争在第四季度全面推行广西水利厅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打造高效的政府而努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果报告

1.2006年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1)投资1300多万,完成了广西防汛指挥中心搬迁改造工程中的弱电部分的综合布线系统、防汛指挥中心安全监控系统、大小2个防汛会商室中包括30块DLP投影屏幕在内的会议音响系统等项目建设。

(2)投资260多万,完成连接广西14个市防汛办的视频会议系统项目的建设。

(3)投资80万元,完成了防汛大楼千兆骨干网络系统改造。

(4)开展了桂林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建设,组织实施玉林市福绵区和贵港市贵糖集团取水计量遥测管理系统试点并调试成功,实现取水计量、水资源费征收智能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的试点工作。以上投资约400万元。

(5)投资约400多万元,完成了龟石水库大型灌区水利信息化一期建设任务。

(6)基本完成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第二期及第三期工程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

(7)完成了电子政务公告屏系统的建设(32万元),并已经投入正常使用。

(8)投资56万元,完成厅外部电子邮件系统和QOS网络流量控制系统项目的建设。

2.加大投入,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

2006年是广西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广西水利信息化建设共投入资金约35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约1000万元,主要用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龟石灌区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自治区及地方政府投资2500多万元,主要用于广西防汛指挥中心搬迁改造和全区视频会议系统、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桂林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

与2005年比较,项目的建设经费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广西各级领导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以及水利部门自身对水利信息化需求的增加。投资的重点主要是信息采集和公共平台方面的建设。

3.注重建设管理,规范建设流程(www.xing528.com)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建设管理流程。每个信息化项目从项目的可研阶段就开始将项目建设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监理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工程建设监理有关规章规定办理和组织实施。

在注重建设管理的同时,自治区还十分注重已建项目的运行维护问题。2006年自治区通过政府部门预算共投入运行维护费230万元,比2005年增加50万元。其中水利厅本部投入100万元,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投入运行维护费130万元。

4.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2006年,自治区分别出台了《广西防汛视频会商会议系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广西防汛抗旱视频会商会议系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广西水利厅电子政务公告屏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制度。

5.2007年水利信息化工作思路

(1)继续完善已建系统,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继续完成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第二期建设任务,计划完成玉林、梧州、桂林、河池、百色等5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任务,同时完成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任务。

2)开展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以智能水表安装和建设取水计量遥测管理系统为重点,启动全区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编制全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水平。

3)加大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力度,计划启动右江、达开两个大型灌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4)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力争在第四季度全面推行广西水利厅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打造高效的政府而努力。

(2)推进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2007年,自治区将努力推进基层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巩固原有防汛和办公自动化等基础工作方面继续做好工作,着重在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信息管理以及大型灌区信息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努力使广西水利信息化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