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研究:探讨舞台化与文化真实性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研究:探讨舞台化与文化真实性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大部分的旅游演艺产品都是对原真文化的舞台化表达,因环境、创作者、表演者等各种因素影响,质量参差不齐、真实性表达程度不一,但不能就此如麦肯诺那样否定舞台真实。对民族旅游而言,以舞台真实为主要特征的旅游表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民族身份的再建构,甚至文化复兴。舞台化真实性要有“度”,不能偏离原真的文化内核。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研究:探讨舞台化与文化真实性

舞台化真实性的研究由初期的注重舞台化转为当前的关注真实性。舞台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但并不等于原生文化本身的真实,它通过艺术加工、提炼,使原生文化更加真实即“艺术的真实”。当前,大部分的旅游演艺产品都是对原真文化的舞台化表达,因环境、创作者、表演者等各种因素影响,质量参差不齐、真实性表达程度不一,但不能就此如麦肯诺那样否定舞台真实。

对民族旅游而言,以舞台真实为主要特征的旅游表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民族身份的再建构(Deepak,2003),甚至文化复兴。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文化的存在状态、内容和表现形式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旅游审美需求,单纯的展示或任其自由散落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加之大众旅游阶段,也不可能让所有旅游者深入“后台”寻找体验文化,这对受时间、成本等限制的旅游者来说难度较大,更易造成“后台区”民族文化的破坏,因而需要借助舞台化的形式,通过创意构思、现代高科技技术和艺术形式,最大程度地再现民族地区文化特色,向外界传递信息和影响自身文化内容,实现舞台化的真实性,这涉及文化真实性和表演真实性综合模型(吴忠才,2002),如民俗节庆、婚俗表演、歌舞演出、手工作坊演示等均属于舞台真实,其表演的时间、地点、氛围等不再符合其本来的文化内涵。(www.xing528.com)

舞台化真实性要有“度”,不能偏离原真的文化内核。旅游演艺中如《印象·刘三姐》中的漓江山水、刘三姐山歌、渔夫、采茶等,《魅力湘西》的桑植民歌、土家族祭祀舞、吊脚楼等,《印象丽江》的玉龙雪山、茶马古道、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等,《云南映象》的多民族舞蹈、神鼓、歌谣、祭祀等,《宋城千古情》的良渚古人、北宋历史梁祝白蛇传说、江南烟雨等,有真实的文化依托也有虚构的文化融入,各种文化元素的综合融入和全景展现,浓缩了地域文化精华,使旅游者能迅速、全面、深刻地感受目的地的自然风情和人文内涵,营造出震撼心灵和启迪生命的真实感知体验氛围,从而构建起目的地与外界或旅游者的文化共享平台,实现文化创意旅游所要传达的核心内涵,这种新文化创造也会逐渐被接受为传统和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