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中国:管子的种类及其演奏特点

文化中国:管子的种类及其演奏特点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唐九、十部乐中,有好几部用到筚篥。北宋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并以其为主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现在民间习惯称管子,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以及僧、道宗教音乐。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双簧。管子的种类主要有单管、双管、喉管等三种。双管由两支同调管子并置换奏,管身较细,两管可固定,亦可不固定,音色较单管细弱柔和,多用于独奏、合奏。

文化中国:管子的种类及其演奏特点

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称筚篥。约在隋代(公元581-618年),由新疆传入内地。

隋唐九、十部乐中,有好几部用到筚篥。这一时期关于筚篥演奏方面的记载,杂录、诗文中亦不少见。如唐·李欣《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一诗:“两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又如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所载:“德宗朝有尉迟青,官至将军。大历中,幽州有王麻奴者,善此伎,河北推为第一手;恃其艺倨傲自负,戎帅外莫敢轻易请者。时有从事姓卢,不记名,台拜入京,临岐把酒,请吹一曲相送。麻奴偃蹇,大以为不可。从事怒曰:‘汝艺亦不足称,殊不知上国有尉迟将军,冠绝今古。’麻奴怒日:‘某此艺,海内岂有及者耶?今即住彼,定其优劣。’不数月,到京,访尉迟青,所居在常乐坊,乃侧近僦居,日夕加意吹之。尉迟每经其门,如不闻。麻奴不平,乃求谒;见阍者不纳,厚赂之,方得见通。青即席地令坐,因于高般涉调中吹一曲《勒部羝》曲。曲终,汗浃其背。尉迟颔颐而已,谓曰:‘何必高般涉调也?’即自取银字管,于平般涉调吹之。麻奴涕泣愧谢,曰:‘边鄙微人,偶学此艺,实谓无敌;今日幸闻天乐,方悟前非。’乃碎乐器,自是不复言音律也。元和、长庆中有黄日迁、刘楚材、尚陆陆,皆能者。大中以来有史敬约,在汴州。”

北宋教坊十三部中有筚篥部,并以其为主奏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现在民间习惯称管子,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以及僧、道宗教音乐

管为木制,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双簧。管的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队中常常用以领奏。建国后,管的制造和吹奏技术都有了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二组又六个音,加键管能演奏十二个半音,便于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更大的效能。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www.xing528.com)

管子的种类主要有单管(分大、中、小三种)、双管、喉管等三种。单管音色比较明亮,著名的乐曲有《小二番》、《万年欢》、《小开门》、《放驴》、《拿鹅》、《柳叶青》、《采茶》、《白云》、《祭马》等。双管在隋代十部乐中巳应用,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双管由两支同调管子并置换奏,管身较细,两管可固定,亦可不固定,音色较单管细弱柔和,多用于独奏、合奏。著名的乐曲有《江河水》。喉管管身较细长,音色柔和,较为深厚圆润,以喉管为主演奏的广东音乐乐曲有《下渔舟》、《杨翠喜》、《池村夕照》、《雁南归》等。

管子演奏技巧以单管虽为丰富,常用技巧有打音、垫音、颤音、溜音、涮音、跨五音、花舌音、鼓音、滑音、箫音、泛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