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北村:历史沧桑与多样文化特色

水北村:历史沧桑与多样文化特色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至鹰岩村,南至和龙市头道镇,西至细鳞村,北至大箕村。1983年,为细鳞河乡水北村。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水北村驻地。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北2.2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40米,聚落呈块状。原为理化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七村民小组,20户,63人,均为朝鲜族。因处团结村北方而始称上村。始名新鹰洞,清光绪末年,取兴旺之意更名为新兴洞。光复后命名为解放。

水北村:历史沧桑与多样文化特色

龙井市老头沟镇辖村,驻地广进坪。位于老头沟镇驻地东南部,细鳞河北岸。东至鹰岩村,南至和龙市头道镇,西至细鳞村,北至大箕村。因处细鳞河北岸而得名。

1945年前,先后属尚义社、尚义乡、锡麟村。1945年11月,属锡麟区(十一区)。1956年属水北乡。1959年,为细鳞河人民公社水北管理区。1961年,为细鳞河人民公社水北大队。1983年,为细鳞河乡水北村。2001年,为老头沟镇水北村。2003年,理化村、团结村并入水北村。

水北

2011年末,辖广进坪、玉井洞、太阳龙口、理化、卧龙洞、理北、团结、大兴洞、新建、新兴洞、解放12个屯,8个村民小组,320户,1203人,其中朝鲜族851人。面积28.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70.8公顷,其中水田113公顷。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水稻等。以玉米种植为主。林地面积1354公顷。果园面积23公顷。村北部有302国道至和龙龙门公路经过。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水北村驻地。位于老头沟镇驻地东南7.1千米,细鳞河北岸,海拔250米,聚落呈块状。朝鲜语地名,1934年后以附近广进学校得名广进坪。清光绪初年建屯。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三村民小组,66户,240人,其中朝鲜族160人。耕地面积103公顷。林地面积128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北0.6千米,细鳞河北岸,多山坡地,海拔253米,聚落呈块状。朝鲜语地名,屯内有一眼泉,水澈见底,故得名。清光绪末年建屯。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二村民小组,27户,107人,其中朝鲜族105人。耕地面积41公顷。林地面积27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北2.2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40米,聚落呈块状。满语地名,意为火烧地。清光绪初年建屯。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一村民小组,57户,231人,其中朝鲜族217人。耕地面积93公顷。林地面积50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西南1.4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59米,聚落呈点状。曾名理化。1982年,因重名,因地处卧龙洞口而更名为龙口。清光绪初年建屯。聚落内有水北村第四村民小组,28户,120人,其中朝鲜族87人。耕地面积47公顷。林地面积120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4.5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96米,聚落呈带状。朝鲜语地名,“理化”为“梨花”之音转。屯内曾有过三棵梨树,故得名理化。清光绪初年建屯。原为理化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五村民小组,27户,76人,其中朝鲜族34人。耕地面积73公顷。林地面积187公顷。果园面积23公顷。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www.xing528.com)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5.9千米,多山坡地,海拔314米,聚落呈点状。满语地名,意为绊脚地。清光绪初年建屯。原属理化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五村民小组,15户,52人,其中朝鲜族27人。耕地面积67公顷。林地面积196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3.6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83米,聚落呈散列状。屯处理化村之北,故得名理北。清光绪初年建屯。原属理化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五村民小组,23户,130人,其中朝鲜族32人。耕地面积67公顷。林地面积170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3.8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86米,聚落呈散列状。曾名大新屯,因重名,1959年,取团结之意更名为团结。清光绪初年建屯。原为团结村驻地。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七村民小组,21户,68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71公顷。林地面积72公顷。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2.2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58米,聚落呈点状。朝鲜语地名,始以附近鹰岩山得名大鹰洞,清光绪末年,取兴旺之意更名为大兴洞,清光绪中期建屯。原属团结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七村民小组,20户,63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67公顷。林地面积36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5.2千米,多山坡地,海拔307米,聚落呈散列状。因处团结村北方而始称上村。1982年,因重名,取重新建好之意更名为新建。清光绪末年建屯。原属团结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八村民小组,18户,54人。耕地面积68公顷。林地面积180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1.9千米,多山坡地,海拔280米,聚落呈散列状。始名新鹰洞,清光绪末年,取兴旺之意更名为新兴洞。清光绪末年建屯。原属团结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六村民小组,16户,58人,均为朝鲜族。耕地面积68公顷。林地面积137公顷。

老头沟镇水北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水北村驻地东南4.3千米,多山坡地,海拔312米,为孤村。光复后命名为解放。1912年以后建屯。原属团结村。2003年,随村并入水北村。聚落内有水北村第六村民小组,2户,4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5.8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