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交通监控设备概预算

智能交通监控设备概预算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视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卡口抓拍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高空瞭望系统、电气设备保护及防雷系统等。

智能交通监控设备概预算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人、车、路的和谐、密切配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过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视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卡口抓拍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高空瞭望系统、电气设备保护及防雷系统等。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系统功能

(1)一般控制功能:黄闪控制、全红控制、相位控制、车流控制、交叉口行人控制、交叉口非机动车控制。

(2)手动控制功能:支持手动干预和强制控制。

(3)策略控制功能:单点定时控制策略、单点多时段控制策略、单点感应控制策略(包括全感应和半感应控制)、单点自适应控制策略、交叉口群定时协调控制策略、交叉口群自适应协调控制策略、路段行人过街协调控制、公交优先控制策略、VIP车辆/紧急车辆优先控制策略、事件条件下的反应控制策略、过饱和条件下的反应控制策略。

(4)系统监视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必须对整个系统的各种状态变化进行监视,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系统状态,进行相应的决策或干预。同时有一套完善的日记管理系统为事后恢复和跟踪提供依据。

(5)交通统计与分析功能:在线统计与分析、离线统计与分析。

2.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路口控制机设备采用标准19英寸的安装尺寸。

(2)自动降级控制,当网络、线圈或其他设备损坏,控制机根据预先设定,自动降级控制,保证交通控制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工作。

(3)内置看门狗电路,在意外情况下自动复位。

(4)每个灯组、每个相根据预先设定,自动降级控制,保证交通控制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工作。

(5)可单点独立运行,也可与网络集成,组成区域交通控制网络。

(6)可采用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卡或其他欧标卡式车辆检测器,实现自适应感应控制。

(7)可与VTD系列视频检测控制器无缝集成。

(8)支持4~24通道环形线圈检测,采用欧标卡式接口

(9)设备带一个以太网口,带一个全功能串口,支持CDMA/GPS外接模块。

(10)采用32位ARM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带液晶显示操作面板,面板直观易操作,面板上应具有LED灯组输出指示。

(12)至少具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黄闪控制、手动控制、多时段控制、感应控制。

(13)信号灯杆的设计制作、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14)信号灯光源采用LED形式,外壳采用铝制金属材料,一次压铸成型;遮沿也采用金属铝材料制成。

(15)信号灯产品要求均须达到《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的相关标准。每一种交通信号灯都必须符合《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2003)、《灯光信号颜色》(GB/T8417)和《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GB/T2423)的规定。

(16)室外设备防护等级IP65。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实物图如图9-3、图9-4、图9-5。

图9-3 信号控制机

图9-4 车行灯-圆盘灯

图9-5 弯杆型车行灯杆件及车行灯盘

(二)交通监视系统

1.系统功能

(1)应在白天、晚上或恶劣天气等各类环境条件下,均能在监控中心、各分控中心及监控数字平台上清晰地观察到前端现场的实时图像。

(2)应能在监控中心、各分控中心以及监控数字平台上,在授权范围内或经授权后,通过数字方式对任一路段实时监视图像进行切换和控制。交通监视系统实景图如图9-6、图9-7。

图9-6 高空监控视频画面

图9-7 监控枪机和球机视频画面

2.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1)高分辨率快速球机(80X动态范围及移动检测功能;35X镜头;云台水平变速范围从每秒0.1度的极慢速度方式到每秒360度的快速方式;自动聚集、高分辨率,一体化低照度彩色摄像机/光学组件;自动光圈,手动优先;5.9英寸聚丙烯球。

(2)室外设备防护等级IP65。

(三)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www.xing528.com)

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的系统功能:

1.每个违法信息由一条违法记录(信息完整的三张连续照片)和一段违法录像(配套完整的10秒钟录像)组成。

2.车辆信息采集采用摄像头视频监测,根据车辆通过时的视频图像变化分析判别车辆有无违法行为。

3.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时时监测红绿灯状态,将状态信息传递给违法记录系统。

4.违法记录系统是对车辆信息采集系统与红绿灯状态分析系统传递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车辆是否构成交通信号违法,在判断有违法车辆时进行违法记录。

5.前端路口设备采集的原始图像文件、数据信息(包含红灯开始时间、抓拍时间、红灯结束时间、抓拍车道、抓拍方向、设备地点)须合并在图像文件中。

6.前端设备取证的违法照片数量、格式须满足GA/T 496-2014、GA/T 832-2014要求,且同一违法行为的照片必须相互关联,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数据接口的要求。

7.前端设备采集的闯红灯违法数据必须满足三张连续照片加一段同步违法视频的要求。三张连续照片中的第一张照片车辆在停车线以内,第二张照片车辆压上停车线,第三张照片车辆越过停车线;同步违法视频要求提供H.264/MPEG4编解码D1(720×576&25fps)分辨率的视频。

8.前端设备应可以将抓拍后的数据主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每条违法数据上传时间小于15秒,上传数据须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接口要求。

9.前端设备须能够记录路口的全天候录像,并能将实时图像传送到指挥中心,保存录像的帧率不小于25帧/秒,图像分辨率768×576,色彩24位真彩。

10.路口设备应满足GA/T 496-20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的要求。

11.所有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能承受高温、低温、恒温、恒湿各项气候环境,机壳、插接器等不应有严重变形,功能应保持正常。

12.前端设备的车辆检测单元应能同时具备环形线圈检测单元和视频检测单元接口。

13.前端设备应同时具备对闯红灯、压双黄线、实线变道、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的接口;其中闯红灯抓拍须能满足多相位信号灯组合情况。

14.前端设备在白天、夜间(补光)所拍摄图片应能够清晰可辨,补光采用频闪灯方式。交通违法抓拍实景图如图9-8。

图9-8 电子警察抓拍路口车辆闯红灯四合一违法图片

15.前端设备须能够记录路口的全天候录像,并能将实时图像传送到指挥中心,保存录像的帧率不小于25帧/秒,图像分辨率不小于768×576,色彩24位真彩。

16.前端设备应能与中心系统时间同步,图像取证设备24小时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并确保每月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17.前端设备应能够将抓拍后的数据主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

(四)智能交通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由通信传输网络、通信线路、设备供电、通信管道设施四部分组成。

1.通信传输网络主要完成控制中心与外场设备之间的数据和视频传输

(1)数据信息主要有信号灯信息、电子警察数据信息等。

(2)视频传输的信息主要有交通监视摄像机图像、电子警察摄像机图像等。

(3)从外场设备到交叉路口道路监控箱的传输均采用光电结合传输方式传输,即距离近的设备采用电传输,距离远的设备采用光传输,可以提高外场设备抗干扰和雷电的能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护。

(4)所有外场设备的视频、数据等信号先传输到道路监控箱,再通过道路监控箱内的多路复用光端机,租用电信光纤传输到控制中心。

(5)违法数据在专网中传递时应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发送。

(6)室外设备防护等级IP65。

2.通信线路

(1)机械性能:光、电缆的机械性能应能经受拉伸、压扁、冲击、反复弯曲、扭转、曲绕、挂钩等项检验。

(2)防护措施:光、电缆应具有防潮、防水、防鼠咬、防腐蚀、防雷等保护措施。

(3)接头盒:光、电缆的接头盒应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并具有防潮、防水性能。接头盒内的光纤接头的质量对连接质量和连接光纤的强度不应有明显影响。

(4)光、电缆应按规范规定作盘留。

3.设备供电

(1)所有电缆及其支持设备、辅助设备、电缆附件和所有完成安装所必须的零件的供应、安装、检验和测试方法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

(2)所有选用的各种电缆型号、规格按国家标准(GB)或相应的有关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

4.通信管道设施:场外设备采用管道预埋方式

过路面及交叉路口时,采用钢管预埋方式,过绿化隔离带或人行道时,采用PE管预埋方式。PE管在人行道下埋设深度不小于0.7米,钢管在人行道下埋设深度不小于0.5米,车行道下不小于0.6米。当直线穿管大于35米或管道埋设弯度较大时,应加设手孔井过渡。安装成品防护网以防落井事故及其他安全问题。

(五)电气设备保护及防雷系统

为了防止智能交通设备因雷击或低电位升高而损坏,应做好相应的接地措施。用镀锌扁钢连接成接地网,室外立杆的接地极与接地网可靠连接,连接处做防腐处理,地电阻小于4欧。各外场智能交通设备机箱机柜与接地网可靠连接,连接处做防腐处理。外场监控设备与其现场设备箱间采用电缆连接时,在电缆两端设置相应的防雷设备,以保护监控设备不受雷击和地电位反击的损坏;在电源进线处设交流电源防雷设备,以防止过电压及地电位反击时,危险电压从电力线窜入监控设备。各类机箱机壳应同时接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