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家弄:一门五进士,青浦地名故事

陆家弄:一门五进士,青浦地名故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陆姓取名的陆家弄,长百余米,原系清乾隆年间进士陆伯焜宅第。据史志记载,陆氏后代人才辈出,自明清以来陆氏先后有五人为进士、著作百余部。其中明嘉靖陆树声、陆树德弟兄最为有名,他们的儿子陆彦章、陆彦祯是万历年间进士,其后代陆伯焜亦是进士。进士陆树德,陆氏第六世,陆树声之弟。后来董、袁、陆三人于万历十七年己丑科一起考中进士,堪称是陆树声家门的荣耀。四十五年成进士。

陆家弄:一门五进士,青浦地名故事

陆家弄

朱家角镇胜利街唐家桥和隆和桥(也叫龙木桥)之间有个地方名叫蓝坊场,陆家弄就位于这里。

以陆姓取名的陆家弄,长百余米,原系清乾隆年间进士陆伯焜宅第。经过200多年的风雨沧桑,房屋已经相当破旧,但它的门楼高大气派,显示出主人的显赫地位。据史志记载,陆氏后代人才辈出,自明清以来陆氏先后有五人为进士、著作百余部。其中明嘉靖陆树声、陆树德弟兄最为有名,他们的儿子陆彦章、陆彦祯是万历年间进士,其后代陆伯焜亦是进士。这条陆家弄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在历史上闪耀过光芒的人物。

进士陆树声,为陆氏第六世,嘉靖二十年(1541年)会试第一,得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因父亲病重回乡,服丧三年。其后数次辞官,又被起用为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国子监主管)。陆树声管理严格,亲拟学规条教十二章,训励诸生,为朝廷所看重,提升为吏部右侍郎,树声以有病推辞。穆宗即位后,再次相召,仍不就任。奇特的是,他淡泊名利,屡次辞官,却使他的名声愈来愈响亮,请他入朝任职的呼声愈来愈强烈。神宗嗣位后,派使者到家拜陆树声为礼部尚书,以示礼遇,陆树声力辞不得,始赴任。陆树声终年九十七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著有《平泉题跋》《耄余杂识》《长水日记》《陆文定书》等。

进士陆树德,陆氏第六世,陆树声之弟。明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任命为严州推官。根据考核应升任给事、御史,因为恰逢陆树声被任命为侍郎,所以任命他为刑部主事。历任太常少卿,南京太仆卿,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担任山东巡抚。陆树德向来清廉严格,约束下级官员,不听音乐,不观歌舞。山东的民壮改称民兵,驻守蓟门,隆庆末年朝廷下令山东每年上交银子二万四千两,就可不再用民兵服劳役。不久朝廷又要求上交的银子增加至三万两。陆树德请求按照河南的先例废除劳役。皇帝不采纳,只是免掉了要增收的银子。德府白云湖一带原先是民田,被王爷强占,经劝说还给了百姓,后来王爷勾结权贵又夺了回来。陆树德没有为百姓争到田地,便请求告老还乡。

进士陆彦章(1566-1631),陆氏第七世,是陆树声年逾五十才得的儿子。万历五年(1577年),陆树声请董其昌教授他的儿子陆彦章。董其昌也因此得以从学于陆树声,尊其为恩师。陆彦章比董其昌小十一岁,两人的关系也在师友之间。同时在陆家私塾寄读的,还有千里之外的睢阳人袁可立,这也成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科第佳话。后来董、袁、陆三人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一起考中进士,堪称是陆树声家门的荣耀。尤其是那个异地不远千里来此拜师借读的袁可立,后来官至兵部尚书大司马,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大宗伯,陆彦章则官至南京刑部侍郎。(www.xing528.com)

进士陆彦祯(1549-1598),珠溪陆氏第七世,陆树德之子。他幼时即很聪颖,六岁善属对,八岁能属词。雅好古文,其文“遂于理奥,宏于体裁”。伯父陆树声得子较晚,视彦祯如己出,十分照顾。虽然他的父亲陆树德和伯父陆树声都位居高官,陆彦祯却十分低调。有一次他去看望父亲,津吏和下人都不拿他当回事,后来才知道他是陆树德的儿子。陆彦祯三十岁时仍没有考上功名,对科考产生厌倦,开始游历四方。但他不废诗书,为文依旧“爽然蔚然”。直至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乡魁,万历二十三年成进士,官至南京吏部考工司主事。万历二十六年伯父陆树声九十大寿,他回乡恭贺,途中病发,及至回乡月余,脾病大剧,遂不起,时年尚五十。大志未遂身先卒,令人唏嘘不已。

弄牌

进士陆伯焜(1742—1802),珠溪陆氏第十三世,陆树声七世孙。伯焜少而英异,十岁时就能熟诵五经三传。十七岁为诸生,十八岁补廪生。陆伯焜娶了同乡王昶从兄本蕃之女。后来王昶做内阁中书,陆伯焜也去了京师。在王昶的推荐下,陆伯焜以其才华得到了工部侍郎倪承宽的赏识,做了他的幕僚。陆伯焜机警敏捷,动中窥要,无少迟误。倪承宽视其如左右手,凡陪侍皇帝出行,必以相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巡幸天津,陆伯焜献赋召试,赐举人。不久,授内阁中书舍人。四十五年成进士。陆伯焜长期身居翰林。他在江西当按察使的时候,讼牒纷繁,倍于他省。在浙江时,公务比江西还要繁忙。嘉庆四年(1799年),本有肝疾的他,因劳累过度,病情加剧,请求告假还乡。嘉庆七年病情稍微好转了一些,陆伯焜准备进京。就在此时,肝病复发,卧床月余而殁,享年六十一岁。著有《玉笥山房诗钞》。

(吴玉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