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及教育方案

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及教育方案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自我成长、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社会关系、理想目标、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矛盾和心理冲突。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交往,成了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及教育方案

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自我成长、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社会关系、理想目标、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矛盾和心理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处理得当时,会成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为成长的履历增光添彩;一旦矛盾和冲突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解决,会为大学生活徒增烦恼,影响整个大学生活

陕西省某项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17.5%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由环境改变、气候差异及饮食习惯差异等引起的,而且较长时间难以适应,常常感到孤寂烦闷;有43.4%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苦恼是由教学方法转变、学习内容变更、学习方式不当及学习动力缺失等引起的,由此导致心理压力空前剧增,常常郁郁寡欢、黯然伤神;有34.6%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烦恼是由内心自卑人际关系缺失或难以建立、宿舍冲突、同学矛盾尖锐等引起的,而且社会支持不足,内心苦闷无处宣泄。由大学生活不适应引起的心理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适应方面

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习惯生活在离家近、父母亲人都在身边的圈子里,为了学习全力以赴去学习,父母包揽了大大小小的事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和自理能力,也几乎从未接触过集体生活。面对生疏的人群和陌生的环境,很多大学生出现各种各样适应方面的困扰:生活难以自理,规划生活时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生活最终变得一塌糊涂、苦不堪言;对饮食、气候等无法适应,导致较长时间处于烦恼、苦闷的状态;陌生环境带来的局促感,导致很多同学没有办法敞开心扉结交新朋友,害怕与人交往,很难融入集体,人际关系缺失,整日闷闷不乐;初次远离父母家人等,因思念家乡、想念亲人而乡愁难耐,感觉新的生活环境很艰难,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难以分家,学习和娱乐失此忘彼,难以保持平衡;等。

(二)学习方面

中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培养综合能力,因此大学生需要一定的自学与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高中注重精细化教学,大学更侧重于结构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引起学生学习上的不适,长此以往会变得焦虑、不安、倦怠等。其次,高中教学内容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大学则更侧重于专业性,学习内容的变化更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再次,面对博而不精的大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当、学业目标不明更容易引起学习热情消退、兴趣减弱、成就感降低等体验。另外,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因素,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缺失、自我效能感锐减。

(三)人际交往方面(www.xing528.com)

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突然成了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对的舍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不同的性格类型,不同的生活习惯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陌生的面孔,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兴趣爱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思维碰撞甚至是激烈的碰撞。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交往,成了困扰很多学生的问题。一些人由于自卑心理作祟,总担心自己出错后别人不认同自己或瞧不起自己,导致人际交往畏缩不前。秉性相投的同学相见恨晚,但秉性不投的同学也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同学一直想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却始终不得其法。

(四)情感方面

随着二课课堂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如大学生接触异性的机会逐渐变多,如何与异性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成了困扰青春期懵懂少年的烦恼;大学里不谈恋爱就是一种失败;异性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渴望回到过去,深切地迷恋过去,充满恋旧感,不愿意融入新环境,对新同学的性格、言行、习惯等难以接纳;等等。

(五)个人发展方面

第一,对很多大学生而言,上大学之前的目标始终坚定且清晰——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可当真的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以后的路还有很远。未来自己“能做什么”“该怎么走”等问题始终萦绕心头,让很多大学生惶惶不可终日。第二,高中的日子单调却充实,大学的世界纷纷扰扰,学业、社团、学生会、兼职等,每一样都是自己渴望的,但孰轻孰重又该如何权衡,三年或四年的大学该怎么丰富又充实地度过。第三,大学专业的教学限制了很多学生的想象空间。专业是当初被迫选择的,难道以后的人生真的就只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吗?专业的就业市场早已饱和,自己该何去何从,面对未来总是一脸迷茫,看不到出路。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