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适应是指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在自我调节系统下做出能动性反应,使自我的心理认知过程、行为应对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自我发展的需求,即主体和客体不断适应达到新平衡的过程。心理适应是生理、社会适应的基础,生理、社会适应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升华起到建设性的心理作用。“否认”不是把已经发生的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情忘却,而是对其加以否定,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方式,竭力回避,以保持心理平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

(一)心理适应的概念

个体与环境相互适应,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进化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适应史。有机体与环境的适应可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心理适应是指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在自我调节系统下做出能动性反应,使自我的心理认知过程、行为应对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自我发展的需求,即主体和客体不断适应达到新平衡的过程。

心理适应作为适应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心理健康的水平。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拥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建立和谐社会关系、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寻找有效的应对方式、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其行为方式会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和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合理的行为结果反过来更有助于维护和加强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适应是生理、社会适应的基础,生理、社会适应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在时代进步、科技更新的今天,全球正在以国际化速度发展国际化大学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能否快速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适应蒸蒸日上的大学生活等等,成为衡量大学生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成为决定大学生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个体,能够始终以乐观的态度认识和面对客观环境的改变,对于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能够迎难而上,主动寻找解决的办法,积极改变自身认知观念,主动适应。

拓展阅读

有一位国王来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还有很多碎石头,硌得国王的脚又痛又麻。到了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所有的道路上都铺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不再受刺痛之苦。

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

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仆人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会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很惊讶,便收回命令,采纳了这位仆人的建议。于是,鞋子就这样被发明了出来。

这位仆人的一句话,蕴含着多少哲理: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时,我们一定要尝试去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环境。

(二)心理适应的方式

个体在面对新环境时,一般有两种基本的心理适应方式: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1.积极适应(www.xing528.com)

(1)认同。当一个人在没有获得成功和满足而遭受挫折时,将自己想象为心目中某一成功者的形象,效仿其优良品质与其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的思想、观念、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要求,增强自信心,减少挫败感。如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而该教授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他很有个性的胡子,该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教授表示认同。其他如狐假虎威、东施效颦都是认同的经典例子。

(2)补偿。当个体行为受挫时,或因个人某方面的缺陷致使目标无法实现时,往往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正如古人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某大学生因在班干部竞选中失利而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成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用学业成功来补偿竞选失败的痛苦。

(3)升华。“升华”一词为弗洛伊德最早使用,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允许的领域中,就是升华。升华起到建设性的心理作用。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锻炼拳击或摔跤等方式来满足自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受他事牵连,被判处宫刑,在狱里写下旷世巨作《史记》。歌德因失恋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2.消极适应

(1)压抑。将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思想、感情、经验等,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层面。压抑是最基本的自我防御方式。

(2)投射。投射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即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思想情感等属于自己的东西转移到他人身上。

(3)否认。“否认”不是把已经发生的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情忘却,而是对其加以否定,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方式,竭力回避,以保持心理平衡。

(4)曲解。个体曲解现实世界以符合内心需要。一般常用夸大性的妄想、过度引申、绝对化思考或幻觉等来解除心理的挫折与不安,以消除自卑与痛苦。

(5)退行。个体遇到挫折时放弃已学会的成人方式,恢复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应付事变,以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照顾,躲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减少痛苦。如遇到难过的事情大哭。

(6)幻想。个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现实困难时,使用幻想的方法脱离现实,在幻想中处理心理上的纷扰,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7)反向。个体有一些不能被自己的理智或社会所接纳的欲望和行动,虽然被压抑而潜伏到无意识中去,但仍具有强大的动机作用,有时会改换面目,以相反方向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