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们身上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体现了21世纪文化新生代朝气蓬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随着择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都希望到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造成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知识经济时代择业的竞争令大学生们跃跃欲试,然而,有竞争就有压力,有选择就有取舍,有机遇就有挑战。

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任务背景

社会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了双向选择和自主竞争的新特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大学生思想理念新,观念更新快,市场认同度高,经济意识强。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和涤荡下,更加重实际、讲实干、求效益,他们不愿墨守成规,也不愿任人摆布,更不愿讲空洞的大道理。在他们身上反映出知识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体现了21世纪文化新生代朝气蓬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任务驱动

你觉得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你对职业的选择?

随着择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人生的这种重大转折,他们既向往又担忧,既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又怕自己失败受挫。一方面,他们渴望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理想的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又不免使他们出现犹豫担心、自卑恐惧、焦虑急躁等心态。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多梦季节,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常有着各种美好的构想。职业不单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重要途径。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既体面又能发挥才干的理想职业,好干出一点名堂。然而,社会是复杂的,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美好的愿望有时会被无情的现实打破。为此,他们失落、抱怨,甚至痛苦,缺乏对现实的理解和承受能力。

从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都希望到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造成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少数大学生甚至给自己划定范围如名气不响的单位不去,收入不高的单位不去,不是大城市不去,没有提升希望的不去等,从而使择业的理想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产生较大的冲突。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也在不断升级。毕业到外资去、到金融证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成为一部分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写照。不少大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迅速富裕起来,追求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却很少想到眼前该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努力,怎样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他们目光短浅、心态浮躁、求成心切、只重眼前,而一旦发现现有岗位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便轻易跳槽。因此,是继续读书深造还是选择就业,是倾向于眼前的高收入还是看重今后的发展空间,是注重现实打好基础还是急于求成名利双收,这一切都令大学生困惑。

今天的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危机同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事业成功的选择,他们也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和热情。但面对毕业,到底是寻找一份待遇好、稳定系数高的职业还是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寻找新的更多的“奶酪”,是替别人打工还是敢冒风险、尝试自主创业令大学生们困惑不已。

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使21世纪大学生的择业前景愈加开阔,人生发展的道路愈加宽广,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经济时代择业的竞争令大学生们跃跃欲试,然而,有竞争就有压力,有选择就有取舍,有机遇就有挑战。在诱惑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许多大学生不免感到困惑和不安,难以决断,心理矛盾和冲突油然而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21世纪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利益机制的驱动、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社会分配的某些不公以及不正之风的蔓延,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择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21世纪大学生立志成才渴望成功。他们逐步意识到要取得成功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成功目标,为此,他们有着多种不同的设计和选择。

(1)继续深造,走专家学者型道路。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四年的大学学习实在是不足以满足未来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考研、考博,继续艰苦而清贫求学之路,成为不少学子执着的奋斗日标。

(2)选择职业,投身社会实践工作。毕业时大多数学子选择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培养能力。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或从事技术开发,或从事市场与管理,从具体工作做起,成为各行业领域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

(3)自主创业,在商海中尝试一回。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业新空间,大学生创业已成为莘莘学子热门话题。大学生向往能到商海当中去尝试一番,哪怕失败了也是一种积累。

(4)出国寻梦,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才流动将更为频繁。出国留学、在外闯荡一段时间后回国创业,今后的发展天地十分广阔,不少大学生决意外出尝试。

(5)不受拘束,做自由职业人士。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个性突出、鲜明,许多大学生不愿在择业上受到束缚,不希望成为被动的“工作机器”。钟点文秘、自由撰稿人、项目策划、广告设计、经纪代理、理财顾问等一些工作弹性度大、自由支配度高的职业逐渐受到青睐,工作的稳定性已不再是大学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异性以及群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择业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他们强调个性,强调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却容易赶时髦、随大流。一方面,有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希望国家尽快发展和强大起来,希望家乡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在选择工作去向时,却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发展,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是首选,艰苦落后的地方往往不愿意去。一方面,渴望走向社会,尽快证明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却对激烈的竞争、无情的淘汰感到无所适从。

21世纪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矛盾性还表现在观念和行为的错位与脱节上。例如,大学生希望改革的步伐再快一点,择业的双向选择机制更完善一些,可一旦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受挫又未免牢骚满腹,甚至留恋过去的统包统配。再如,他们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深表敬佩,但在现实生活中若真让他们学习效仿,却还是讲实际、图实惠的更多一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正面教育一旦在社会上受到不良观点倾向的影响就往往被抵消了,理想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反差的确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与不解。因此,他们在求新与守旧、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做判断、做选择,存在着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复杂心态,存在着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勤俭与奢侈、忠诚与虚伪的矛盾冲突。

另外,从生理年龄看,大学生正处于变化多端的青春期;从社会年龄看,年纪轻、经验少、生活阅历浅、社会化程度低;从心理年龄看,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心理和情绪容易波动。加之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日益上升,他们深受父母宠爱,生活条件优越,生活经历一帆风顺,一旦受挫,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在择业价值选择和判断上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绝对化和片面化。他们可以因取得成绩、择业顺利而热情高涨、踌躇满志,也会因择业受挫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们有时感觉良好,有时却茫然不知所措;有时高亢奋进,有时却情绪低落。这种内心的冲突和不稳定性容易使大学生在择业价值判断上产生动摇,在择业价值选择上产生彷徨,甚至会步入择业价值观念的误区,不利于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尤其在产生心理冲突,遇到心理压力,受到心理挫折时在情绪上波动较大,极易导致行为选择上的偏差。(www.xing528.com)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把获取高收入、高地位作为自己强烈的渴求。如有关部门在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调查中,被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作条件好,有利于个人才能发挥”“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有强烈的功利心理。

这是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到首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求职者。例如,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自愿到边疆贫困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无私的献身精神。

1993年高校毕业生试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分配政策。一方面,这大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竞争意识,许多大学生凭借出色的学识和能力,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在严峻的竞争面前,许多大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铤而走险,如涂改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明、诋毁竞争对手等。

毕业生在择业中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工作单位所在地的选择。从每年的就业情况看,60%以上的学生把经济发达地区作为理想的工作地点,70%的学生不愿意回到生源地。许多学生认为,经济越繁荣、文化越发展、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发展自己、展现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而经济落后、人才缺乏的地方往往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以单位所在地因素来选择就业的从众心理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在求职现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热门职业的摊位前人满为患。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别人选什么职业,自己盲目跟随,因此而错过了本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有书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求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它需要求职者全方位考虑、选择,绝不是“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随大流,而是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气质、性格、爱好等,要扬长避短,发挥特长。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择业过程中,有许多大学生追求“名望高、名誉好、有发展前途”的知名单位。其实,大学生对前往应聘的单位并不是很了解,尤其不了解内部实际经营状况,而实际上许多单位是名声在外,徒有虚名而已。许多大学生放弃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民办企业、私营企业,而盲目地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味求“名”。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工作稳不稳定”,这种心态在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往往选择教育、科研单位以及机关、党政部门,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比较稳定。

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中追求舒适、清闲,宁愿待在办公室里打杂,也不愿意到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特长的基层去,从而荒废了学业,虚耗了青春。

小阅读

两兄弟爬楼梯

有两兄弟,他们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80楼。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除了爬楼回家是别无选择了。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一人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

到了20楼的时候,两人觉得累了。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我们把它放在20楼,等大厦恢复电力后,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说:“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20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长,爬到40楼时,两人又累了。此时,他们想到才爬了一半,还要爬40层楼,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以致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

到了60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20层楼了,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

终于,80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对,钥匙还留在20楼的登山包里!这个故事其实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教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做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不够成熟、缺乏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

20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20岁到40岁是人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到了40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还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埋怨,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谅,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20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钥匙,人生的关键。我们把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了20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要等到40年或60年之后才来追悔呢?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现在做些什么,不让类似的遗憾发生?那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呢?我们要做好的是——职业生涯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