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行为变化的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行为变化的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逃避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为;回避是指个体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退化与依赖多见于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的患者以及慢性患者之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行为变化的成果

伴随压力的心理反应,个体在外表行为上也会发生改变,这是个体为缓冲压力源对个体自身的影响、摆脱身心紧张状态而采取的应对行为策略,以顺应环境的需要。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逃避与回避

这是为了远离应激源而采取的行为。逃避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为;回避是指个体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摆脱负面情绪。

2.退化与依赖

退化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退化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和照顾,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退化行为必然会伴随产生依赖心理和行为,即依靠别人关心照顾而不是自己去努力完成本应自己去做的事情。退化与依赖多见于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的患者以及慢性患者之中。

3.敌对与攻击

敌对与攻击的共同心理是愤怒。敌对是内心有攻击的欲望,表现出来的是不友好、谩骂、憎恨或羞辱别人。攻击是在应激刺激下个体以攻击方式做出反应。攻击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针对别人也可以针对自己。例如,在临床上某些患者表现出不肯服药或拒绝接受治疗,或表现出自损自伤行为,如拔掉引流管、输液管等。

4.无助与自怜

无助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的行为状态。通常是由于反复应对不成功,而对应激情境产生无法控制感。其心理基础包含了一定的抑郁成分。无助使人不能主动摆脱不利的情境,从而对个体造成伤害性影响。自怜即自怨自艾,对自己怜悯惋惜,其心理基础包含对自身的焦虑和愤怒等成分。自怜多见于独居、对外界环境缺乏兴趣者,当他们遭遇应激时常独自哀叹,缺乏安全感和自尊心。

5.药物滥用

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的行为方式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良行为能暂时麻痹自己,摆脱烦恼。(www.xing528.com)

有研究发现,父母亲的工作压力与儿童受虐是紧密相关的(Kolbe et al.,1986)。在受虐儿童的幸存者身上很容易看到,他们大多都对自己当年为了幸存,或为了保持与施虐者的联系而采取的行动感到羞愧万分。施虐者越是与孩子亲近、受孩子依赖,受虐的孩子就会有越强的羞愧感。这一状况看起来相当混乱,似乎分不清是一个受害者还是一个自愿的参与者,这结果导致了爱和恐怖、痛苦与愉悦的进一步混淆。这种压力导致了虐待的代代传承,给更多的家庭成员带来痛苦。但压力有时也会影响助人行为,人们通过帮助他人来缓解压力。工作压力对行为的影响还可以表现为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

小贴士

压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我们的身体、情绪、行为举止和精神面貌都会受压力的影响,下面我们来测一测压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1.将中指、食指放在手腕下方的拇指一侧,找到脉搏,并记住30 秒脉搏数。

2.将中指、食指放在颈下处、锁骨上方找到脉搏,记下30 秒脉搏数。

3.将中指、食指放在耳侧鬓角处,找到脉搏,记下30 秒脉搏数。

将以上脉搏数乘以2,得出每分钟放松状态下的脉搏数。闭上眼睛,想象你不喜欢的人或者使你受过惊吓的场面。如果你想到的是人,请想出他的长相、气味和他所做的引起你不快的行为。体会惊吓、害怕的感觉,并回想那个场景的所有细节,保持一分钟,然后记下30 秒脉搏数。将此次状态下的脉搏数与放松状态下的脉搏数做对比。

当重新体验压力时,大多数人的脉搏跳动会加快。在放松状态下的心跳加快与身体活动无关,导致这个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想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