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自杀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自杀行为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内分泌机能旺盛,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与外界环境发生冲突时,容易诱发自杀行为。目前,在我国要供养一个大学生,其经济方面的支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这对于初离家庭,经历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无疑是雪上加霜,使他们更加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从而产生自杀念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自杀行为

(一)大学生自杀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方面

高校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内心向往独立自由,不希望有过多的外界束缚;另一方面,又没有具备完全独立生存的能力。这种内心矛盾与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在有形或无形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梳理,就会引发自杀现象的产生。

(1)生理发育。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内分泌机能旺盛,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同时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与外界环境发生冲突时,容易诱发自杀行为。

(2)家族遗传。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自杀者的家人中,曾经有过自杀行为或者自杀未遂者,因此,大学生自杀者不能排除家族遗传方面的影响。

(3)精神疾病。

当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矛盾时有发生,产生心理异常,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这些都是导致自杀的重大危险因素。

(4)躯体疾病。

一些难治的疾病,例如癌症艾滋病以及意外事故落下的伤残会对患者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滋生悲观,消极情绪,进而发展到精神极度压抑以致崩溃,极大地提高了自杀的可能性。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会造成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地对待人和事,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缺乏自信和自我意识,长期压抑、封闭自我,有严重的情绪障碍,不能正常判断和认知周围环境和事物,造成过度焦虑、恐惧、冷漠等消极情绪反应。

(6)心理素质

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越来越多,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家长的大包大揽,使他们成了温室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一旦遇到困难,只会绕道而行或打退堂鼓,丧失了抵御风寒和抗击挫折的基本能力,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2.家庭因素方面

家庭是与社会发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社会组织,也是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因此,家庭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1)家庭环境方面。

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结构复杂。例如,父母早亡或离异,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或者受父母、继父母虐待等,使孩子容易形成孤僻、仇恨的性格;家庭民主程度低,采取传统家长制式管理,使孩子唯命是从,严重压抑其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导致子女的自伤自杀现象。

(2)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的父母过分娇宠,事事包办代替,使得他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一筹莫展;有的父母采取专横的封建旧规式教育,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自身想法和实际情况;有的父母甚至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彻底失败,为今后可能出现的自杀埋下隐患。

(3)家庭经济方面。

目前,在我国要供养一个大学生,其经济方面的支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虽然国家实行了各种资助政策帮助贫困生顺利入学,但由于贫富差距悬殊,使得他们与别的同学在消费观念和人际交往上存在巨大落差,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3.学校因素方面

(1)心理教育缺失。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大部分教师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和智商教育,而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和情商教育;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校在心理教育软硬件设施上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导致心理教育严重缺失。

(2)学习压力太大。

有的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专业不满意,学习科目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导致成绩下降;有的新生认为,只要迈入大学校门,就结束了高中夜以继日的学习,导致学习目标迷失,学习动力不足;有的为了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在完成本专业学习外辅修第二专业,参加各类考级、考证和培训,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一旦得不到及时释放,就会走上自杀的道路。

(3)人际关系紧张。

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把交往能力看作是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但是由于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再加上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他们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都不一样,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冲突。这对于初离家庭,经历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无疑是雪上加霜,使他们更加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从而产生自杀念头。

(4)情感挫折困扰。

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和性生理比较成熟的时期,他们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向往纯洁的爱情,但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失恋挫折的耐受能力,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强,一旦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发生矛盾时,容易陷入恋爱困境而无法自拔,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

4.社会因素方面

(1)社会压力。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由统一分配到实行双向选择,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陷入苦闷、焦虑之中,认为前途渺茫,事业无望,为自杀埋下隐患。

(2)社会变革。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免疫力”不强,极易产生浮躁心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明确的目标,自身定位不准,稍有不顺便感到失望和无助,产生消极情绪。

(3)社会模仿。

在现代社会自杀观念开放化的背景下,自杀者的心态在具有类似体验的年轻人心中得到了共鸣从而模仿自杀,特别是自杀者为知名人士,对人们的影响比普通自杀者更大。

(4)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一方面,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使之成为自杀现象报道的重要途径,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和诱导性,加速自杀现象的产生。(www.xing528.com)

(5)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关注,但是网上的垃圾信息和不健康内容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使部分学生迷恋网络,自我沉溺。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交往学习。网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他们忽略了规范,淡薄了理想和信念,淡化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了解自杀的心理过程

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心理危机,这种心理危机的产生、发展及激化则经历着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虽受制于一般的自杀心理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从心理学角度上讲,自杀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

个别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为了逃避而自杀。例如,有一所大学的学生A,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所以决定自杀寻求解脱。自责也是产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学生B,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班里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学以后,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因而采用自杀来缓解这种自责。此外,也有人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例如,某高校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后,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当他在学习、生活上几经挫折后,便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父母。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

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做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言语中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在这个阶段,如果自杀者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第三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

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会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其实,这时的自杀者已不再纠结,下定决心自杀,所以看起来平静无事。

(三)大学生自杀的征兆

自杀通常是有征兆的。有研究表明,52%~6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1~8周曾发出过求助信号。80%的自杀者曾向外界表达过自杀意图。因此,那些认为“自杀是没有先兆的”“说自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的观点是错误的。大学生自杀的征兆有如下具体表现。

(1)语言——通过话语表现出厌世念头,或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如“人生意义何在”“人活着真没意思”“人是不是真的有来世”等。这实际上是有自杀意图的大学生发出的自杀信号,表明其正处于生与死的两难选择中。另外,一般情况下,大学生自杀者会在自杀前与最亲近的人(一般是父母)联系,对后事作交代,如“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今后一定要注意身体”等。此时,如果能及时通过这些信息发现其自杀意图并予以有效的帮助,很可能促使其放弃自杀。但是,这些重要信息却往往被周围的人忽略。

(2)行为——明显的行为改变。如突然整理自己的物品,将自己有用的物品赠送他人;个人喜好发生改变,对以前关心的事物漠然处之;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等等。

(3)心理——在情绪等方面,发生较大改变。人们在自杀前,会处于复杂的心理矛盾中,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如,情绪不稳定,忽悲忽喜;或平时乐观开朗,突然郁郁寡欢;或平时寡言少语,突然爱说爱笑;等等。

(4)生理——突然的身体不适。一个人想自杀,在生理方面会有所反映,如呼吸急促、疼痛、出汗、颤抖、失眠、体重下降等。有的自杀者本身没有生理疾病,但在自杀前常常感到身体不适,其实,这是心理冲突在生理上的反应。

(四)对自杀的几个误区

社会上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危机干预不利,关于自杀的一些错误观念大致可归纳如下:

(1)自杀无规律可循。

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2)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分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别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50%的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必须高度重视。

(3)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在国内外心理咨询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30%~50%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

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0%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

有自杀意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3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会加重他们的自杀动机,实际上受自杀困扰的人往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诉说对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绪问题。

(7)自杀者非常想死。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自杀者通常是在生死之间犹豫不决,他们仅仅是想结束自己的痛苦感受而已。

(8)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还会自杀。事实上,他们只是在某个有限的时间会想到自杀。如果他们能够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会继续生存下去,生活得一样会很充实、很有价值。

(9)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0%以上青少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主要是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业问题。

案例五:请不要总对空气说话。

王某,女,某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21岁。父母对王某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学习上。王某的母亲是护士,由于受母亲的影响,王某对个人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在学校吃午餐都是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棉先擦拭餐具。从不和同学们一起共餐用筷。中学时有一次同学过生日,王某也去参加,第二天有个同学感冒发烧没来上学,母亲知道后立即带王某去检查身体,在检查过程中,王某开始呕吐,从此不再参加同学聚会。大学时,她睡上铺,有一次一位女生调皮从另一个床铺跳到她的床上,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只要人家碰到她用过的东西,她都要小心清洗。和她接触的人都知道她很怪,同学们对她要不就是抵触,要不就是敬而远之。

看到别人都有几个好友围绕左右,自己形单影只,她非常苦恼。她根本无法专心看书,她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每天还是会反复清洗,会自言自语,行为也变得更加孤僻,大家提出“决不跟她再住在一起”。她自己非常痛苦,曾找到系里的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老师建议她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回家后,父母白天忙工作,很晚才回来,她每天独自在家里跟自己说话,跟空气说话,有说有笑,甚至手舞足蹈的,就像是旁边真的有个人一样。

终于有一天,她和空气对完话后,打开了自家的煤气,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幸亏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

后来在咨询过程中,王某称自己讨厌家庭,讨厌同学,也厌恶了学习。大家都认为我有病,我什么活动也不敢参加,也不想和别人接触。我心里很痛苦,想得到解脱,不想活了。

分析: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案例中王某总对着空气说话就是自杀的一种征兆。案例告诫我们,要珍爱生命,积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采取有效的途径解决心理问题,顺利地度过大学美好的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