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治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治成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因此,将知、情、行调适平衡,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则。否则,这些学生的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治成果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这里主要介绍防治心理障碍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调适和心理保健的方法。

(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不同作者的意见,大致可以将这些原则归纳如下。

1.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人治因素并重的原则

人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的细胞构筑和工作强度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但脑的功能和以脑功能为基础的认知策略与能力却是在一定生存环境(教育)中,与环境(教育)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人的认知特征又制约着情绪和行为,为此,人要获得健康的心理,只能本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人治因素三种因素并重的原则行事。

2.人与环境的协调原则

心理健康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能否取得动态协调平衡的过程,因而,学会应对和协调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人对环境的适应、协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顺应,而更主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能动的改造,使之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3.身心统一的原则

由于心理健康和生理的紧密相关,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因此,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将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4.个体和群体结合的原则

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群体的影响,因此,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亦依赖于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需要创建良好的群体心理卫生氛围,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样,个体心理健康亦对群体产生着影响。

5.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心理健康的发展既依赖于相应的知识,更取决于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行动。理论是指导,而实践是归宿,离开了理论,行动就缺乏方向和方法;可是没有行动,再好的理论也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反过来,生活实践又将鉴别认知与行为的正确与否,能不能“吃一堑,长一智”,认识和总结经验教训,又是知与行能否达到平衡的关键。另外,在知与行的过程中必然伴有情绪和情感,它是知与行的动力,但若调节不好,又是阻力,甚至是破坏力。因此,将知、情、行调适平衡,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则。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治的基本方法

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防治与调节

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他们有能力调节和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问题,但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已不能有效地面对所遇到的压力和问题,他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和引导。否则,这些学生的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因此,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发挥自身潜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增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学会宣泄

当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烦恼和不快时,需要有人倾诉,有节制地发泄。把闷在心里的苦恼统统释放出来,这是保持心理健康所必需的。宣泄对于抚慰一个人的心灵创伤,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调节剂。你有内心矛盾、悲伤和痛苦时,不妨向你的朋友统统倾吐出来,这样就感到好像去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心里就会觉得轻松许多,还可以从朋友的劝告中得到安慰与支持。可见,宣泄不仅是人摆脱恶劣心境的必要手段,也可以强化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学会转移注意

当遇到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及时摆脱精神负担,可以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中去或投入到应该干的事情上去,使沉重的心情得到放松,自己也就不再陷于烦恼之中。用新的生活,淡化过去遭受的挫折,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人在空闲无聊时烦恼最多,而且会让人东想西想,产生一些令人不可理解的念头。但是,繁忙会使人感到充实,多读书、读好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脱方法,它能转移人的思想,带你进入另一个天地,冲淡你的烦恼。一个嗜读的人,读到一本好书,会感到心旷神怡、天地开阔,从中感到极大的乐趣,哪里还有闲心“关注”烦恼。

(3)不推测别人对你的评价

神经过敏的人,总觉得时时处处都有人注意着他,认为别人在和他“做对”“过不去。”把小事看得过于重大,常过多地考虑自己如何如何,不能设身处地地去想想别人,尊重别人,也不能融洽地与别人相处。爱斤斤计较,易于受自己的感觉所扰乱,于是烦闷、愁苦也常常伴随其身。换一种心态看待磨难。美国心理学马斯洛曾说:“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您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会成长,如果您放过了这个机会,就退化。”你如果把困难、坎坷、痛苦、磨难统统看作生活的一个新尝试,当成人生的新课题,你便会发现,每冲破一次危机,你便会增加一分生活的勇气;每征服一个难题,你就多赢得一个成功的机会。这样,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更强了。

(4)改善人际关系

一个人如脱离周围环境和社会,便会增加孤僻、羞怯、敏感的倾向,以至于情绪不稳。“过敏”的人,往往“我行我素”,希望受人注意,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但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成为自我中心者,对别人过于挑剔,使自己陷入更加孤独的境地。“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你那样对待别人”,这是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渴望,渴望别人认同。别人尊重,渴望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自觉地给别人以尊重,能够对别人的正确理念给以足够认同,让别人能够感受到快乐与满足,我相信别人一定会“投桃报李”,给我们以同样的待遇。付出与收获,给予与回报,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关键是我们一定不要吝惜付出,而只想回报。有句老话说得好,“永远不要担心来年的收获,怕的是根本就没有播种。”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高等学校已经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高等学校的保健医疗机构也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辅导或咨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1)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3)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www.xing528.com)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渡过难关。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是治疗心理疾患、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其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作为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在现代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定义

(1)心理咨询的定义

心理咨询指由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针对来访者的各种适应问题与发展问题,通过与来访者协商、交谈、启发和指导的过程,帮助来访者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心理咨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基础性工作。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开导、劝慰和帮助,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职业性的帮助行为,其中涉及很多技术性问题。心理咨询之所以对来访者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关键在于心理咨询者提供了一种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关系不同的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手段及其创造的氛围使来访者逐步认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学会以更加积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对于心理正常的人,心理咨询所提供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解除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应方式。

心理咨询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保健功能和治疗功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强调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帮助大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他们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2)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在精神和情感等方面有障碍或疾患的人进行治疗的过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具有一定的区别。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心理障碍者,如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帮助来访者消除精神症状、改变病态行为并重整人格。大学心理咨询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着重处理大学生人际关系、学习成长、恋爱交友、成长择业等方面的适应与发展问题。

2.大学生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模式

心理咨询会因为咨询的方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途径的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不同的模式,首先按咨询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发展性咨询和心理障碍咨询;按照咨询的途径可以划分为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网络咨询等;按咨询对象的人数来划分,又可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1)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是咨询者利用通话方式对来访者给予帮助或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电话咨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使想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抛开固有的观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现目前高校中大多配备有心理热线,可以帮助那些不愿到咨询室的同学处理相关心理问题。由于这种形式的方便快捷性,不需要来访者到咨询室进行预约,所以也用于一些处在危急状态(如自杀)的事件中。

(2)信函咨询

信函咨询是一种通过书信往来咨询解答问题的咨询形式。一些性格内向、拘谨、不愿当面吐露真情、怕难为情的求助者,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限制,求助者在向咨询人员陈述自身问题过程,也可以让自身状况更加了解,并且书面的语言不受笔者的时间限制,他可以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问题。其缺点是通过书信所耗的时间会更长些,且缺乏和咨询人员的良好互动,咨询人员不能像现场咨询那样利用观察,得到更多的信息。

(3)专栏咨询

专栏咨询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等形式解答人们提出的某些心理问题。其优点是宣传面较广,影响较大,如选择且有代表性而又适宜公开答复的问题,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公开答复。其缺点是缺乏双向交流,且往往涉入的问题不会太深,咨询人员不能详细了解到求助者的实际情况,使咨询的效果受到影响。

(4)网络咨询

随着现代网络沟通方式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又增加了很多种。如QQ、E-mail、微信等既快捷又方便的工具。且在使用网络工具的时候,由于它更具有匿名性、虚拟性、无限性、开放性、互动性、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所以也越来越受到求助者的青睐。

(5)个体心理咨询

个体咨询是一种一对一的咨询形式,求助者来到咨询室同咨询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使用这种形式,咨询人员可以通过在与求助者交谈的过程中,借助语言、声调、表情、肢体行为等手段深入地进行观察,并可以及时地对咨询策略进行调整。

(6)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又被称为小组辅导,是相对于个体咨询的一对一的一种咨询形式,是由咨询员同多个求助者组成的团体共同进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环境,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在这个宽松的环境中,参与者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能讨论彼此的心得体会,并不断审视改进自己,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团体心理咨询可以调动丰富的资源,充分发展成员的潜力,并且效率较高。团体心理咨询可用来满足各种特殊群体的需要,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形式之一。团体心理咨询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后,高校经过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