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自杀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自杀心理危机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自杀的心理危机和自杀行为。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认识。制订国家级自杀危机干预计划。应当尽快制订和启动国家自杀危机干预计划,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自杀研究与预防中心,积极促进地方自杀预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制定支持自杀预防工作的相关法律,将自杀预防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机构的日常工作计划和考评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自杀心理危机

任务背景

就高校而言,有效的自杀预防必须使高校的每一个面和点都能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自杀的心理危机和自杀行为。

任务驱动

学校应怎样预防大学生自杀?

错误的观点认为:自杀是突发的,无规律可循;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情绪好转后,自杀企图就没有了;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要谈论自杀;青少年自杀多为学习问题……

费立鹏博士曾经说过这样一些话,“一个自杀者,对于他的家人还有亲戚朋友,就是全部、是百分之百”“自杀,一个都太多”。尽管大学生自杀的人数只是全体学生中的极少数,但是它对个人、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应该确立“自杀,一个都太多”的理念和意识,防止任何一个可能的自杀事件发生。

自杀是“一种不必要的死亡”,预防自杀的发生应该成为高校,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国家、社会和家庭也应该参与其中。在防止自杀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有这样一种理念,即自杀预防,人人有责。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自杀虽然有错综复杂的原因,而且是个人行为,但它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当然,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

(1)自杀动机或自杀意念形成阶段。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譬如有些大学生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大学生活难以适应,成绩因此一落千丈,自感生活毫无意义,便决定以自杀来寻求解脱;有的把自杀作为报复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内疚、后悔和不安。如一位大学生的父母离异,对他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给该生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创伤。在学习上、生活上几经挫折后,该生便万念俱灰,想到了以自杀来报复其父母。

(2)矛盾冲突阶段。产生了自杀意念后,由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从而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等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些信号看做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欲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3)自杀的平静阶段。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自杀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搜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一到,即采取结束生命的行为。这一阶段,周围的人以为他真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1)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毕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方面想解脱,一方面又想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等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关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会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想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大学生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认识。

有效的自杀预防包括能使每一个社会面都能接触到,都受到影响,对自杀很敏感,并且都受到广泛的教育和交流。所以,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中虽然大学生所在学校应该是主体,但是,对自杀企图的干预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教育和卫生防疫等部门的力量是远不能完成的。因此国家、社会以及家庭也应该纳入这个预防体系中。

(1)制订国家级自杀危机干预计划。联合国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强烈推荐其成员国制定国家级自杀预防策略,以协调、监测和评估自杀的预防工作。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国家已经制订了国家自杀预防计划,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国政府同样负有重任。应当尽快制订和启动国家自杀危机干预计划,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自杀研究与预防中心,积极促进地方自杀预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制定支持自杀预防工作的相关法律,将自杀预防工作纳入各部门各机构的日常工作计划和考评中。加速培养危机干预专业人员,为各地区各机构的自杀预防工作提供专业帮助,以适应在全社会开展危机干预工作的需要。

(2)加强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系统。通过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卫生意识;纠正人们对自杀的误解,提高对自杀行为的警惕性。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每一个社区内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机构,配置专业的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使有心理问题或有自杀意图的人能够在每日24小时内的任何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专业性的支持与帮助。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和网络服务,并向社会公布当地的危机干预热线和网址,让公众熟悉、知晓危机干预中心的联系方式。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墙报、科普材料、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人群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和自杀预防知识,提高他们对预防自杀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预防自杀,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3)把握媒体宣传报道的尺度。关于自杀的过度报道确实会鼓励自杀的冲动,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影响尤为不好,特别是关于名人自杀的详尽报道。有的大学生本来就有自杀意图,只是未下决心,这种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自杀的涟漪效应,使举棋不定的他们有了理由下定决心采取自杀行为。而有的大学生本来没有自杀意图,但受了别人的自杀行为的感染也会产生自杀行为。因此,媒体应该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减少对自杀事件的宣传,要慎之又慎地进行宣传,要以宣传系统精神卫生知识为主,多讲疏导和预防,多讲自杀对社会和家庭的伤害,而不是进行过度的煽情和渲染,引发更大的悲剧。

(4)加强自杀工具以及自杀高危地段的管理。对于那些因为一时冲动而自杀的人,关闭自杀通道和限制危险工具的拥有与使用,是为了减少自杀的近便性和工具的可及性。部分因为冲动而选择自杀行为的人在使用一种自杀方法被限制后可能就不再寻求其他方法自杀。譬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剧毒药物及其处方的限制和管理等。

此外,由于某特定场所对某人具有重要的心理象征性意义,或在某处自杀有特殊意义而使该处容易成为自杀者最后的选择,即自杀地的心理象征性意义的诱惑。此类原因产生的自杀往往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国内某些大学生自杀案例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如果多在高危地段进行严格的管理是能起到限制部分自杀行为的作用的。

(5)建立专门的自杀研究机构。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如美国国立精神研究所自杀防御研究中心。我国目前对于自杀问题的严重程度还重视不够,这一点从各个院校对于自杀事件的暧昧晦涩的态度可见一斑。另外,在大学生自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在国家级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以及其他大型的人口统计年鉴中,对于全国范围内自杀人口的统计是比较疏忽的,一般很难找到相关统计资料,即便是有一些数据,也是残缺不全的,而对于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的统计则更少了。

(1)国家和社会应该开办好家长学校,培养新时期家长应具备的教养孩子和谐发展的各种素质。任何人的生活初期,大学生也不例外,幼儿和中小学时期都主要是在家庭环境里度过的,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历程的初级阶段。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形成的认知结构将影响他的一生。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所以,教会新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如何教养孩子是从根本上预防自杀企图的方法。

(2)家庭日常生活应该处处蕴藏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积极因素。为了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重要的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舒适、温馨和幸福的家庭生活恰恰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幸福的生命体验,这种欢快幸福的感受能使孩子们由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生命的关爱、美好、欢乐,唤醒他们的愉悦的生命情感,对自我、他人乃至大自然、全人类赋予生命的、非生命的关爱。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坚强,敢于面对,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接受现实。

大学生的自杀干预当然应该以高校为主体,大学预防性干预系统应该包含了学校的每一个面、每一个点,具体应该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校园心理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构建:

第一,优化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优化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化。

硬环境上,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美化校园,使校园布局合理,整洁优美,成为一部立体的多色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让学生时刻都受到熏陶和鼓舞。软环境则着力于各类制度建设,人际交往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具体应该做到: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温暖人;以多彩的活动陶冶人;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珍惜生命的校园氛围;改善高校体育课程体育运动,让大学生动起来。

第二,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要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具体应该做到: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辅导员起带头作用,正确引导宿舍文化活动等。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在周边环境中的活动由于脱离了学校的直接管理,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得不到学校的保障,增加了危险性。部分学生在周边某些不良环境中所遭受到的危险以及感染的不良习气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其他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仅如此,如果地方政府和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不到位,部分大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气长期得不到纠正,它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产生很强的消极影响。

(2)改善“两课”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两课教学要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前面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高校应该具体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学:

第一,强化人生观教育,提高认知水平。自杀冲动是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才会产生的。但是消除诱因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防治自杀关键是纠正大学生对人生不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激发生命固有的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加强挫折教育,锻炼坚强意志。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大学生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心态和耐挫折的能力。之所以强调挫折教育,是因为自杀行为的实施是各种各样的挫折感与自杀者本人较低的挫折承受力、较差的意志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突出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教育强调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相关性,强调自爱与爱人、爱家、爱社会的相关性。之所以要突出责任意识教育,是因为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自杀都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大学生自杀只是为了逃避问题,很少考虑因此带来的后果和付出的代价。

(3)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具有四种功能,即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保健功能、治疗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绝不仅仅是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发展成长的需要。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85年前后北京和上海几所重点大学先后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开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各校聘请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的专家定期来校开设咨询门诊,开办心理卫生讲座。以后短短二十年里,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那些误以为寻求心理咨询就是精神有病,或认为心理咨询谈谈话,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人正在减少。而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和烦恼,主动寻求咨询的学生正在增加。心理咨询正在高校健康发展。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预防大学生自杀发生,必须进一步改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观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功能和价值等问题重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不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

第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成败。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构成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结构,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有较全面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对于自身在整个自杀预防工作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自身主体活动对于社会、对于受教育者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

第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预防大学生自杀方法的针对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有自杀倾向,并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多数自杀是可以避免的;相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方法也不恰当,则可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采取钝化矛盾、说理疏导、心理疏通、目标重置、意志激励等方法来面对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排除会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甚至是成功实施。那么自杀行为一旦发生,介入式干预应该立即实施。

相关人员、部门一旦知晓或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念或者正在实施自杀,应立即向系(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1)与学生进行沟通,获取信任。提供心理支持,稳定情绪,成立监护小组,由辅导员和监护小组对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实行24小时监护。

(2)及时通知有自杀意念学生的家长尽快赶到学校。各系(院)应注意不要告知学生已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也不要告知学生,以免激发或加重所干预学生的自杀意念,待家长赶到学校后双方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我们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学生家长的心理干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有自杀史的家长。

(3)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告。由教育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有自杀意念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写下书面评估;经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评估或有关专家会诊,确认学生需立即住院,可到学校对口的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如评估该生回家休养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有关医疗费用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这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在告诉学生和家长回家休养治疗、通知学生家长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的问题上应特别讲究告知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在被告知回家时的反应是“你不让我读书了”,这有可能加重自杀意念。

对于已经实施了自杀行为的学生,学系(院)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对刚刚出现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急诊室或校医院,由急诊室或校医院负责实施紧急救治或协助转到其他医院救治。同时,立即向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报告情况。

(2)及时向保卫处报告,由保卫处负责及时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

(3)立即通知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家长到校,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对学生家长的心理干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有自杀史的家长。

(4)对于自杀未遂学生,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等手续,有关医疗费用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5)应对已经实施自杀行为学生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同班级同学采取相应的安抚措施,如果事态扩大,心理咨询中心可根据需要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避免更大范围的急性心理危机。

(6)正确应对新闻媒体,要有选择性地将事实告诉外界。防止不恰当报道引发负面影响。

(7)学生所在系(院)在事故处理后应将该生的详细材料(包括遗书、日记、信件复印件)提供给学工处或心理咨询室备案。

(1)对于有自杀未遂史的复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定期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同时,学院应安排学生骨干对其进行严密监护,复学学生所在年级的辅导员每月至少要与其谈话一次,通过其周围的同学了解情况,并向校心理咨询中心汇报。

(2)要做好善后的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自杀者表现出镇静、关爱和非歧视性态度。一般而言,在自杀未遂后的第一年中(特别是头三个月内),再次自杀致死的风险性最高。因此,至少在危机期不要对其自杀行为和价值观进行道德评判,以免引起他们心理的抗拒和敌对情绪。同时,要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心理支持系统,通过亲属、朋友和师生的爱心和帮助,使其产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留恋,增强生存的信心。据研究,90%的自杀未遂者经过有效干预会放弃轻生念头。

心理拓展训练

训练目的:提高适应能力的方法。(www.xing528.com)

1.在生活适应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压力,大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压抑。因此,学会心理调节,摆脱不良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讨论: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调节心理?有效吗?试一一列举出来。

2.不同的人应对困难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不同的方式、方法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各人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生活,发展着自我。

讨论: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或遇到困难时,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面对?

3.生活信念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拥有一种合理的生活信念对他的生活影响重大。

讨论:我对人生的看法和我的未来会怎样。

成长案例

【案例描述】某女,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自述一年多之前,其父因患肝癌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受到一些医护人员的冷遇,心中不免感到世态炎凉。不久,其父病逝,由于其和父亲的感情较深,她的许多事情都是由父亲代办或安排好的,养成了对父亲的依赖。父亲的去世使她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再加上因为分遗产的事与亲友们发生了很大纠纷,就更加觉得人世间似乎一点儿爱和人情味都没有了,常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控制不住地大发脾气,或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甚至当着亲友们的面随意砸坏室内的家具或其他物品。近来常做噩梦,心烦意乱,有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对现实中的一切都丧失了信心,千方百计想逃脱痛苦,有时真想一死了之。

【案例分析】上述案件中的事件乃是人生所能遇到的最大的打击之一。在遭受这样大的打击之后,人们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创伤,并经历一段情绪低落期,但重要的是要能尽快地摆脱这些痛苦的情绪,尽早得到恢复。

【专家建议】1.可重新布置一下家里的环境,如家具的摆放及将亲人用过的物品收藏起来,以免触景生情。

2.对遗产的处理问题不能意气用事,生气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可以借助法律手段解决。

3.要相信目前的不利状况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主动应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探索思考

如何建立学校自杀防御干预系统?

心理自测

这是一份自杀倾向测试,请根据自己一个月左右的个人生活状态进行选择。

“1”为非常不符合,“2”为不太符合,“3”为有点符合,“4”为非常符合。

心理测试开始:

1.最近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失眠         1 2 3 4

2.最近我的脾气变得很差           1 2 3 4

3.现在我容易感到悲观或伤感         1 2 3 4

4.我觉得非常孤独              1 2 3 4

5.我身边能理解我的人不多          1 2 3 4

6.人们看起来并不喜欢我           1 2 3 4

7.我缺乏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1 2 3 4

8.我需要一个幸福的家庭           1 2 3 4

9.最近我刻意回避家人和朋友         1 2 3 4

10.最近我经常喝闷酒或抽很多烟       1 2 3 4

11.我想把以前最珍爱的东西丢掉或送人    1 2 3 4

12.我曾经写过遗书或非常绝望的文字     1 2 3 4

13.对于未来我感觉希望渺茫         1 2 3 4

14.无论如何我都无力改变我的生活状况    1 2 3 4

15.我开始怀疑生活的意义          1 2 3 4

16.我认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1 2 3 4

17.我无法做到别人要求我做的事情      1 2 3 4

18.有时候我真想解脱这一切         1 2 3 4

19.我认为不用极端的办法无法改变我的处境  1 2 3 4

20.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    1 2 3 4

【评分方法】1~15题,17~20题每题选1记0分,选2记1分,选3记2分,选4记4分。16题选1记4分,选2记2分,选3记1分,选4记0分。将20题总分加起来得到测试结果。

心理测试结果:

0~25分:幸福者。你是个乐天派,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令人羡慕。

26~35分:没有自杀倾向。你生活中有些小烦恼,承受了一些压力,有时候觉得压力过大,但大多已过去。只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生活一定会幸福、美满。

36~49分:轻微自杀倾向。你面对的压力较大,有时候想过逃避或休息,但效果似乎并不好。总的来说,你的压力需要得到释放,建议你调整心情,或休息一段时间,或努力进取,或找人倾诉,尽快从低落中走出来,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50~65分:严重自杀倾向。你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压力很大,心情沮丧,对未来感觉迷茫,有逃避想法。需要家人、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建议走出自我小圈子,积极和他人沟通,寻求他人帮助,可以考虑心理咨询,恢复轻松愉快的心情。

66分以上:你承受巨大的压力,心情极度恶劣,甚至感到消极厌世,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也许需要很好地休息、宣泄、调整,甚至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多与家人沟通,很有必要做心理咨询缓解压力。

推荐阅读与欣赏

影视推荐

哆基朴的天空

这部既有口碑又有不错票房的黏土动画电影是根据韩国畅销儿童文学作家权正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改编的,获得2003年东京国际动画节优秀作品奖;2004年子湾国际儿童影展入围最佳动画。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是旧时的韩国农村风貌,山冈、田野、茅屋、篱笆墙,仿佛即将展开的是一个山水之间的浪漫故事。此时,却有一只小花狗走进观众的视线,它在泥土小路边留下了一坨便便。

这就是哆基朴的出场。哆基朴睁开眼睛,像一个小娃娃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和赞叹:“哇”“啊”,一切都那么清新可爱,美好的生活似乎即将到来……

这不是一部以情节见长的卡通片,真正抓住人心的是温馨朴素的力量,而精致的黏土形象塑造则让哆基朴的形象更让人怜爱。小小的哆基朴,圆圆的眼睛,会哭泣、会微笑、会沉思,手工捏制留下的指纹清晰可见。当小花开放时,哆基朴喜极而泣的那一瞬间,真让我们有一种“上天赐予的奇迹”的感觉。另外,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它的中文版配音,很少听到那么到位、感人的配音了,小小的哆基朴有稚嫩天真的声音,好奇、委屈、伤感、惊讶,声音也是有表情的,就像黏土塑造的狗大便娃娃一样让人牵肠挂肚。而泥土大叔、落叶姐姐和鸡妈妈的配音也相当出彩,把简单的角色性格都丰富起来了。

短短的三十几分钟,在童话的名义下,展现了一个关于成长和自我价值的故事。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哆基朴的天空终于明媚了。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感动,就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

伦理、情感、科幻的完美结合,一部看了让人心碎让人掉泪的童话。在时间的永恒之河中,等待是一种怎样的诅咒?等到绝望之日慢慢降临,愿望才能得以解脱。

这种漫长的等待让火柴放弃了对永恒的企望。同时默默庆幸:属于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一种幸福。在我有限的生命中爱过,被爱过,是幸福中的幸福。

背着爸爸上学

“河水有涨有落,学是天天要上的。你是一个男娃,做啥事总得有个结果。”这是影片中石娃的爸爸讲的,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但他的这一席话更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学者在教导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带着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习、奋斗、拼搏不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