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生心理危机时,对当事人表示关注和理解,提供心理援助并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常常可以帮助当事人脱离困境。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就是通过短期的帮助,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支持,帮助他渡过困境,重建心理平衡的过程。在有人陪伴的同时,要及时报告当事人所在的学院和辅导员、班主任,以便及时启动学校的危机干预预案。在心理危机的自我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

通常认为,心理危机虽然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认知、情感、行为都处在失衡状态的一个过程,但是危机一旦发生,是需要进行干预的。

(一)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缓解或消除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的压力,让其心理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对当事人表示关注和理解,提供心理援助并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常常可以帮助当事人脱离困境。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或任其发展,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就是通过短期的帮助,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支持,帮助他渡过困境,重建心理平衡的过程。

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一般是需要学校心理咨询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参与介入。但是作为危机当事人的同学,当我们发现身边有同学出现心理危机时,应该怎么去做呢?

1.要给予精神支持,向他们表达你的关心,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询问他们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所需要的帮助。

2.根据当事人的情绪、语言、语音语调、行为及所描述危机事件等判断危机的严重程度,如果超过个人能力范围之内,要建议当事人寻求学校和老师的帮助。

3.要少说多听,以关心的、积极的、中立的、接纳的态度来帮助危机当事人,并帮助当事人正视和处理危机。

4.不要担心他们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情感爆发或哭泣有利于他们压力的释放。5.要有耐心地陪伴他们,哪怕当事人表现或者保持沉默。

6.给予他们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告诉他们面临的困境一定会过去的。

7.要留心任何的自杀念头,不论他们用什么方式表露,不要害怕询问他们是否考虑结束生命,这样不会使他们自杀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8.如果发现他们有自杀危险,绝对不能让当事人独处。在有人陪伴的同时,要及时报告当事人所在的学院和辅导员、班主任,以便及时启动学校的危机干预预案。

9.如果发现当事人已经采取了极端行为(自杀、自伤、伤人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并根据情况通知医院、保卫处等相关部门采取紧急危机干预预案。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自我应对与干预

1.积极的自我应对

(1)了解心理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自我预防

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其发生发展的特定规律。第一,从季节上,每年春季和冬季是抑郁症、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导致自杀率上升。第二,从学年阶段看,大学一年级,由入学适应不良、专业学习困惑、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较为常见;二至三年级,因学业压力、情感与恋爱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引发的心理问题占多数;临近毕业,因就业压力、择业困扰、遭遇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则较多。第三,从人群、地域分布上,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与男性学生相比,女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与家境较好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认识和掌握心理危机的发生规律、早期征兆,细致观察自身的言语、身体、性格、行为等反常表现,能对自己心理危机的爆发做出预判,要特别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力求早发现、早自我调适,将心理危机化解于萌芽状态。

(2)学会识别心理危机,及时调适

大学生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心理危机发生。还有抑郁心理、孤僻性格、自卑心理、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是引起心理危机、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抑郁心理与孤僻性格往往与人格发展、早期经历不良等因素有关。自卑心理往往与自身缺陷、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等因素有关;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是心理问题已经危机化了,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极端行为。北京天桥医院在飞华健康网上的调查报告表明,当今世界,心理医学已经把抑郁症列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第一大杀手。在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抑郁症位于第五位。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者有3亿~4亿人,每年一千多万有自杀企图的人群中,45%~70%的人有明显的情绪抑郁。

2.提升思想修养和塑造健康人格

心理危机的形成与大学生刺激承受和抗拒的心理活动紧密相关,而这承受和抗拒的力量大小取决于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动力结构系统。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这个动力结构的重要内容,它在危机形成和化解过程中始终起着“最高调节器”的作用。大学生要实施心理危机的自救,最高策略就是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铸就承受压力和抗拒刺激的人格盾牌。大学是个体人生观、 价值观的定型阶段,乐观的人生境界、开放的生活态度、积极的处世风格、认真的学习品格都能有力地抵御现实刺激,有效地化解心理冲突。

3.增强能力培养和提高自救能力(www.xing528.com)

危机的自救能力是制约大学生承受刺激、化解危机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自我管理效能。主要包括对现实的认知、对刺激的承受和人际沟通几大部分。

(1)培养认知能力,既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要养成良好的求知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升个人的学习竞争力,做到追求目标自知量力,学习活动科学合理,生活安排有条不紊,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2)培养耐挫力,大学生要努力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遇到郁闷难以排解时则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心理按摩促进危机的化解。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调适失衡心理、承受和抗拒现实刺激的重要力量。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步入社会前的大学生更需要沟通,切不可因为害怕人际冲突而逃避交往、拒绝交流、封闭自己。培养沟通能力的最好办法是与人为善、积极主动、广泛接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尊重客观现实和积累应对经验

关于心理危机的管理,尤其是有关心理调适的原则与要求、危机预防的途径与措施、心理问题防控的机制及心理的自我维护和保健对策之类的知识不少,而应对危机的具体办法更是多种多样,呼吸法、音乐法、运动法、旅游法、洗浴法等现已广泛使用。大学生只有通过内化将它变成自己的内在经验,才能有效地改善个人的认知模式,最终实现自身文化承受力抗拒系统的结构更新。在心理危机的自我管理实践中,大学生通过调低期望实现自我减压,通过尊重对方实现思考的认知换位,通过保持乐观实现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合理宣泄实现积极的有效缓解,通过幽默处理实现相处的泰然不惊,通过转移注意实现情感的合理升华等,正成为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实现危机自救的共同经验。

5.积极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危机重在预防。通过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通过自我意识与发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通过生涯辅导课程, 帮助学生合理地面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困扰,化解潜在的心理危机。此外应增加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以及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引导学生及早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提高自助、朋友互助的意识。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只有知道心理危机的表现,才能决定你或你所关心的人是否需要帮助。以下情况是心理压力超过应对能力的征兆,存在的越多且持续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需要帮助。

1.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中。

2.易激怒,过分依赖,持续不断的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3.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4.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

5.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

6.烟酒或其他物质的使用量增加。

7.行为紊乱或行为怪异

8.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下降。

9.日记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

10.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出的内容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