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我,而最难的是正确地认识自我。表10-1兴趣类型与相应职业(续表)(二)自我探索及性格特征1.自我探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要想能成功地演出,第一件事就是要能“知己”,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条件与需求。但在一些特殊的职业中,气质对职业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从业人员不具备这些气质特征或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那么该项工作就无法完成,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

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贵”字,不单是宝贵,而且是稀少,物以稀为贵嘛!睫在眼前最难见,人贵于自知。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西方人崇拜的德尔菲神庙上也刻着一行警告人们的字:“认识你自己!”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我,而最难的是正确地认识自我。随着大学生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认识自我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也不断增强。

(一)兴趣分析

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当这种兴趣直接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表现为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职业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就业人员自身个性的多样性相对应下反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点,在人的职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个人一生中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兴趣占主导地位,有时甚至比能力更重要。人们能够积极地从事某方面的实践活动,是因为他们对这种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即便是枯燥的工作,他也会忘我工作,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此相反,如果从事的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在他们的心理上便是一种负担,结果只能因为没有兴趣而无精打采,致使工作业绩平平。

人对职业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实践活动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人从事的职业若能与兴趣相统一,则能发挥最好的效益,如表10-1所示。

表10-1 兴趣类型与相应职业

(续表)

(二)自我探索及性格特征

1.自我探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要想能成功地演出,第一件事就是要能“知己”,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条件与需求。同学们从高中升入大学,正处于人生的探索阶段,此时,我们常会思考“我将来要做什么?”“我是怎样一个人?”“我要怎么过一生?”等各种问题,对未来有种不确定感,不知如何选择课程或职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压力。其实这些问题都和自我认识有关。我们应加强自我认识,多方面地了解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等。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自己是人生第一要务。”认识自己的确很不简单,怎样才能了解自己呢?可以采用“自省法”,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的个性特点,判断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范围。可以在学校里,通过教师提供的各项教育与心理测验资料,如智力测验、性格向性测验、人格测验、职业兴趣测验等,反映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状况,再配合他人(家人或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2.气质

气质是由生物特性决定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秉性”“脾气”,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容易改变的。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却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大小。它只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一些特殊的职业中,气质对职业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从业人员不具备这些气质特征或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那么该项工作就无法完成,甚至会造成重大事故。这类职业有:飞行员宇航员、大型动力系统调度员以及运动员,他们都要求身心的高度紧张、反应敏捷、具有顽强的毅力等。(www.xing528.com)

3.性格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或称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事业能否成功具有重大影响。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各种不同的职业对人的性格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不具备某一职业要求的性格特征,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一职业。从心理机能上划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从心理活动的倾向上性格可以划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与职业不匹配,要改变起来,就困难多了。正因为这样,在招聘新人时,许多大公司都将性格测试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相匹配时,才对其能力进行测试检查。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很符合,就有利于他在职业上获得成功,反之,则会使从业者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导致事业的失败。从事适合自己性格高度的承诺和责任心,更能胜任工作,并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成就。如果性格与工作不合,再好的能力也无法发挥。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出现一种新观念。他们认为,性格比能力重要。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力不足,可通过培训提高;但如果性格与职业不匹配,要改变就困难多了。所以,在招聘时,将性格的测试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相匹配时,才对其能力进行测试检查。

六种人格类型: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和助手创立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学说,他认为每个职业的人都可以按下列六种个性进行描述:

(1)现实型:这种人手巧、有劳动兴趣,喜欢花时间干一些机械的事情。他们喜欢并且善于完成更具体的任务。一般搞农业和机械业的人这种特征较为显著。

(2)调研型:此种人以科学家为代表,具有爱思考和精确性的特点;对于抽象事物能耐心处理,但不喜欢社交和领导活动。

(3)艺术型:以艺术家和音乐家为代表,具有创造、不顺从和表现自我的特征;通常不喜欢例行的工作和重复的任务。

(4)社会型:以教师和辅导员为代表,喜欢人际倾向的活动,通常以服务为主,外向,并喜欢了解人;但是不大喜欢严禁的组织和机械操作。

(5)企业型:以销售者和管理者为代表,喜欢以社交能力来操纵人们,以达到经济的收获。

(6)常规型:以会议和簿记业者为代表,喜欢从事资料型工作,不喜欢含糊不清的活动。以内向型大学生为例,他们一般不会选择需要较多自我表现、自我强调的职业,如推销员、演说员、律师、记者这类职业。即使选择了这类职业,也会感到极不适应,由此造成的障碍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成功,而图书管理、理论研究、微机操作等职业对它们有较强的吸引力,因为这类职业较少与人交往,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需要在安静和孤独中完成工作。

4.能力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人能力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能力是职业适应性首要的和基本的制约因素,如表10-2所示。

表10-2 职业能力类型及适应性职业对应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