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责任研究:大众传媒政治属性微弱化

传媒责任研究:大众传媒政治属性微弱化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众传媒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单级集权政治权力结构下的“无产阶级党营媒介”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从“采编与经营”相剥离到“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明确划分,大众传媒在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改革和变迁中,经济属性和功能属性逐渐凸显,与此同时,政治属性呈现相对弱化的趋势。

传媒责任研究:大众传媒政治属性微弱化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政治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维护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甚至有时被看作政治本身。”[1]纵观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传媒和政治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古代“官报”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把控、革命战争时期媒体成为政治斗争的强有力武器、“文革”时期媒体狂热的政治参与热情,这些都反映出传媒对政党、政府的特殊依附关系和传媒自身强大的政治功能。随着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大众传媒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单级集权政治权力结构下的“无产阶级党营媒介”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从“采编与经营”相剥离到“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明确划分,大众传媒在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的改革和变迁中,经济属性和功能属性逐渐凸显,与此同时,政治属性呈现相对弱化的趋势。

在近几十年的传媒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对媒体的逐渐放权使媒体的自我创收和生存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不触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边界范围前提下,媒体为了实现商业利润,抢夺观众眼球,遵从收视率点击率第一原则,不少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现象充斥着电视、报纸和网络。低俗、搞怪的网络炒作,拜金爱情观的相亲节目,淡漠人文关怀的雨中抓拍,浮躁不堪的选秀追星,无中生有的虚假新闻,煽情的庸俗广告,等等,媒体在过度市场化和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屡屡突破社会道德的底线,冲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置社会公共利益于不顾。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更多的不可控性,使政府对媒体的把控不再轻松。当然,这样说绝不代表传媒体制改革是方向性的错误,也绝不代表意识形态和市场、社会是相互敌对的关系,而仅仅描述一种现状和可能的趋势。实际上,通过推行传媒体制改革而不断壮大传媒实力,不仅不会削弱传媒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反而能对媒体的政治舆论力量起到正向作用。很多人都愿意将导致问题的因素归结为市场化过度逐利,甚至质疑这条路径的正确性。实际上,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传媒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没有找到良好的契合点,从而导致利益的失衡,这在后文会进一步分析阐述。(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