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责任伦理研究:关注我国理论不足,需跨学科分析

传媒责任伦理研究:关注我国理论不足,需跨学科分析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传媒责任伦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深入,且缺乏理论指导性。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十分关注传媒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成果也可谓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然而对基础理论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大众传媒的责任伦理又是涉及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跨学科理论研究,那么面对传媒领域的实际问题一定只能做隔靴搔痒式,甚至是错误的指导。

传媒责任伦理研究:关注我国理论不足,需跨学科分析

当前我国传媒责任伦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尚不深入,且缺乏理论指导性。不可否认,在大众传媒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上,人们的讨论基本围绕承担责任和逃避责任而展开,这说明“责任”已经越来越成为大众传媒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然而,即便如此,人们在解决传媒现实关系的道德纠纷时仍然感到力不从心,无章可循,常常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这与理论研究的薄弱不无关系。当前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十分关注传媒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成果也可谓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然而对基础理论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对传媒的道德问题习惯于个案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行道德解读。这种研究方法生动细致,但却缺乏全局性的整体思维,案例之间缺少共性,不利于传媒责任伦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另外,即使是对某些重点问题的研究,也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研究精神。

其次,与大量个案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限的一些理论研究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目前很多理论研究者习惯于停留在对道德构建原则的纯哲学分析上。虽然,对于任何领域或学科建设来说,都不可否认价值导向研究的重要性,但这绝不代表可以脱离实践的操作性。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大众传媒领域的问题研究,如果缺乏实践经验,又不进行调研和考察,得出的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理论。大众传媒的责任伦理又是涉及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跨学科理论研究,那么面对传媒领域的实际问题一定只能做隔靴搔痒式,甚至是错误的指导。(www.xing528.com)

最后,对国外的理论生搬硬套。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可以说是舶来品,对大众传媒领域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更是起步较晚。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既能为我们提供好的思路,同时也会造成一种心理依赖,不利于本土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成熟。尤其是一些传媒领域的棘手问题恰好曾经也在发达国家出现并得到好的解决时,更容易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传媒发展的历程也有很大差别,如果在理论研究的方法、内容上不扎根现实土壤,而一味进行非理性借鉴,就会削弱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从而丧失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