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余应力测量原理与应用

残余应力测量原理与应用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7.4单晶体应力测试5.7.4.1软件启动在顶部菜单栏点击文件,单击单晶体。

残余应力测量原理与应用

5.7.1 方法

晶体应力测量分为两部分:一是获取极图,二是利用极图来测试应力。

5.7.2 设备装置

获取极图需要一个单晶试样和合适的靶材,Phi需要旋转。样品必须固定在工作台上,因为在测试的过程中样品要保持静止。

5.7.3 极图

5.7.3.1 软件设置

第一步:在顶部工具栏点击配置—用户配置。

测试过程只需要右探测器。它将会禁用测量过程中的一些特征。最值得注意的是快门会被打开,而X射线的检测被终止。如果舱门被打开,X射线会断电,不会有X射线辐射。如果有其他原因影响X射线电源使其断开,测试将重新开始。

5.7.3.2 极图参数设置

点击顶部工具栏极图按钮启动极图程序:

在顶部菜单栏点击采集—常数:

以下窗口会被打开:

在极图测试过程中需要填写Phi角数量。如果设置为72个角,则每5°做一次扫描。Phi角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应该为-180°~180°,这就可以足够覆盖要测试的每一点。选完Phi角数量,点击加载,软件会默认选择强度、使能单晶体、Mid Chord和自动找寻3极。如果只想测单晶,可以取消使能单晶体项。

点击材料图按钮,选择合适的靶材和材料。

在Beta和Phi角菜单中,需要填写增量和最大Beta角以及选择PF incr,通过选择PF steps需要手动添加增益。

对采集常数,曝光时间应不大于1 s,曝光次数限制在1次来加快采集速度,曝光时间不大于1 s,曝光次数1次已经足够来采集单晶结构信息。完成以上信息后点击应用—确定。

启动测试过程,点击顶部菜单栏的采集—采集极图: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检查信息,点击确定后开始测量。

5.7.3.3 极图数据处理

测试结束后,将会出现以下窗口:

在左侧工具栏点击常数,会出现:

点击极图按钮来打开极图窗口。

加载矩阵和完整极图测量,按R键,这样窗口就会显示极图、矩阵及有关数据。

在左下和右侧平面上可以看到极图和对应的数据,也包括三轴矩阵、逆矩阵和晶体的三轴数据。可以将数据匹配到极图的每一个点上。

地图查看

通过点击右侧Phi按钮,可以浏览每一个Phi角处的测量数据。对屏幕上边的波峰进行修改时,下面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变。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Beta角和波峰,通过点击该点就可以查看该点的Beta角和对应的波峰。(www.xing528.com)

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最大的极出现在Beta=26.40°、Phi=155°处,此时Psi=40.00°,该点为第6点,位置为437.3。

5.7.4 单晶体应力测试

5.7.4.1 软件启动

在顶部菜单栏点击文件,单击单晶体。

以下界面将会出现:

5.7.4.2 参数设置

在顶部菜单栏点击采集,点击参数:

以下界面将会出现:

点击Import Tr Matrix按钮,选择单晶应力测试文件,打开,然后点击打开:

在常数对话框中显示单晶体参数。

接下来选择所需要使用的材料和极图。

点击材料1按钮,标准材料窗口打开,就可以选择所需要的材料。改变材料将会改变hkl平面,并改变极数和位置。如果测试时的X射线管是原来的,这一步是必须做的。

在顶部菜单中选择采集单晶体:

以下窗口会打开:

检查常数设置,点击确定开始采集。

采集结束后,以下窗口会打开:

5.7.5 单晶数据的处理

在屏幕右下方会显示最终的数据结果:

(1)R1,1是没有剪切力和X方向上剪切力的等效力;

(2)R2,1剪切应力

(3)R2,2是Y方向的应力。

要想得到应力张量,还需要做一次计算。

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实用程序,选择主应力确定,选择二维模型:

以下对话框就会打开:

输入X、Y方向的应力及切应力,点击计算就可以得到最终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