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式面制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加工技术与实训》实用指南

中式面制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加工技术与实训》实用指南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式面点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又称“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所以面点制品的实际流程要视具体品种而定。(一)面团的调制面团的调制是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制馅是面点制作中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馅心是菜肴风味移植于面点的载体。成熟,是将面点生坯通过加热至熟的过程。

中式面制品加工技术原理-《食品加工技术与实训》实用指南

中式面点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又称“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面点技术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面点制作过程中,作为半成品的面团和馅心制作,以及成形等工序都不同于菜肴制作,面点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如图1-2-1所示。

图1-2-1 面点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从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到,选料后,通过调制面团调制出均匀、柔软、滑润,适合各类制品需要的面团;通过搓条、分坯、制皮、上馅为面点成形做好准备。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工艺流程,并不是每个品种都如此。有些品种比这个流程简单,如大饼、油条;也有些在上桌前还要调味,如面条。所以面点制品的实际流程要视具体品种而定。

(一)面团的调制

面团的调制是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根据制品要求,有各种不同面团,如水调面团、油酥面团、发酵面团、米粉面团等,所以要按不同性质的面团进行调制,使调制成的面团符合制作各种面点的要求。

由于各种面团的调制工艺要求不同,所以对调制面团的方法也各不一样。如冷水面团要求韧性强、有劲,所以在和面、揉面、过程中,要用捣、揣、摔、反复揉搓等操作,以使面团吃水均匀,表面光滑柔润,特别是调制大面团时,手的力量不够,还需要用木杠子或竹杠子来压,才能更好地把面团的筋性揉出来。热水面团则不同,在和面、揉面过程中,需要边和边加水、边搅、边揉搓,和好后一般不再揉搓,防止产生筋性,失掉柔软的特点。再如发酵面团,和面时要劲力适中,不能用力过大,但要揉匀揉透。加碱时要用揣的动作,使碱水能均匀分布在面团中。矾碱盐面团和面时,又必须反复捣、揣、折叠、饧面,以达到面团既要膨松,又要有劲的要求。

(二)馅心的制备

在花样繁多的面点品种中,包馅面点占有相当比例。制馅是面点制作中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对于面点而言,面团对面点的色、香、味、形、质都有决定性影响,但对于香和味主要因素还是馅心。馅心是菜肴风味移植于面点的载体

因此馅料的组成成分、丁粒蓉泥的粉碎程度、口味类型和调味品的种类及用量等,都对面点风味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称为中华民族“国食”的饺子、包子馄饨粽子等,在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而且大家都喜欢吃,但其风味东南西北各不相同,除了在皮坯料组成和形体上略有区别以外,馅心的不同才是关键。各地都有大肉包子,也都有名品精品,它们成名的关键便在于馅心的制法和味型,所以制馅也是面点生产的重要工序。

(三)成形前的面团加工

成形前的面团加工包括搓条、分坯、制皮、上馅等工艺过程。

1.搓条

是将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的工序,以便于分坯。(www.xing528.com)

2.分坯

是把搓成长条的面团,采用各种方法,分成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坯子(也有稀面团和其他面团,不一定搓成长条而分坯)。

3.制皮

是用按、擀等方法,将面坯制成各种类型的坯皮,以利于包馅、成形。

4.上馅

是将馅心放在坯皮上,包住馅心,不使露馅。

如果说面团调制和馅心制作展现的是面点厨师的技术功底,那么成形和上馅展现的则是面点厨师的艺术才华。

(四)成形与熟制

成形,是将调制好的坯皮,按照面点制品的要求,运用各种成形技法制成多种多样的面点生坯的工序。

成熟,是将面点生坯通过加热至熟的过程。

(五)面点装盘

在通常情况下,面点的装盘不如菜肴装盘那样复杂,但也不乏令人惊诧的绝活,特别是面点大赛的面点作品,其艺术性都很强。宴席面点的装盘与菜肴同样重要。另外,某些特殊品种的装盘技术绝非一日之功。薄如绵纸的汤包外衣里装着一兜热烫的鲜肉汁,要用手工的方法从笼屉移到食客的盘子里,那真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皮破汤流。江苏淮安的文楼汤包,当地名师表演此项绝技,可以十不破一。如果用取巧的方法,即以单体小屉入笼蒸制,连屉上桌,就容易多了,但情趣就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