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交流建议:主动与老师互动,态度决定一切!

大学生交流建议:主动与老师互动,态度决定一切!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学里,因为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时间有限,老师和学生的见面交流时间其实很少,更不用说让老师逐一地关注每一个体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主动地去找老师交流,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注意。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因而当我面对学生的时候,确实是有区别对待的,但是这绝不是单单地以资质好坏而论,这其中的问题较为复杂。这种巨大的贡献是绝对不可抹杀的。

大学生交流建议:主动与老师互动,态度决定一切!

大学里,因为学生人数众多,教学时间有限,老师和学生的见面交流时间其实很少,更不用说让老师逐一地关注每一个体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主动地去找老师交流,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注意。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坚定,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教师自然愿意在他身上倾注更多的心血。但如果学生只是想拿个文凭找工作,教师也不会对其多做强求。因而当我面对学生的时候,确实是有区别对待的,但是这绝不是单单地以资质好坏而论,这其中的问题较为复杂。坦白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商高低、资质好坏绝不是成败的关键,关键是能否找到自己的特长、找准自身的定位,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并持续不断地去努力。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资质平庸之人,对于物理数学等抽象逻辑知识以及外语、方言等各种语言我都难以驾驭。现在想想,我之所以能够站在大学讲台上,一方面是确定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发挥了自己的长项。毕竟大学毕业后那6年的工作实际上是对我的一个检验,它既让我认清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让我更加确定自己的追求。当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我自己持续不断的坚持和努力。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有很多,然而也正因为聪明,他们往往浅尝辄止。但知识的深度是永无止境的,很多问题并不在于入门有多快,而在于进去之后能够走多远。再说,当今社会的分工已经相当细致,社会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发展方向来选择。如果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天赋并且足够努力,那么他自然可以朝着最尖端的方向发展,就好比一个钻头的尖儿。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反应实在不如旁人敏锐,也没有关系,因为他还可以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况且,所谓尖端和基础的高低,其判断标准也不是唯一的。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性质、深度其实都是不一样的,但都有绝对的发展空间。比如,有人说袁隆平院士在科研理论方面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但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却能够惠及全世界。这种巨大的贡献是绝对不可抹杀的。因此在我的眼中,可以说人没有聪明与否之分。每个人只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各尽所能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做到最好,这就可以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