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情结:美学哲理的理想与现实

山水情结:美学哲理的理想与现实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为什么把山水当作艺术的本体对象,则取决于人们对山水本性的哲学认识。苏轼对“水”的本性的思考与见解,对我们理解唐宋之际山水何以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佳载体颇有启示。“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在艺术与审美面前,自然山水充满了丰富变化的内涵。很明显,在苏轼这里,变与不变,既是阐发水之本性的重要哲学问题,也是解读其山水艺术美学思想的基本问题。

山水情结:美学哲理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传统的山水艺术代表着以山水为本体对象的艺术形式。至于为什么把山水当作艺术的本体对象,则取决于人们对山水本性的哲学认识。苏轼对“水”的本性的思考与见解,对我们理解唐宋之际山水何以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佳载体颇有启示。

《苏轼文集》卷一《滟滪堆赋》中说:“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4]在这段话中,苏轼对水的本性认知有三个重要的见解。第一,水是至真之物。“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这就是说,水乃至诚、至真之物。水何以代表至真至诚?因为它无形无象,“不自为形”。第二,水是至形之貌。天地万物中,只有水能够“因物以赋形”,“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也就是说,无形无象的水才真正蕴含着宇宙世界的本质规律、万物归一的天地大道。第三,水是至善之物。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推崇圣人之德,圣人是至善的象征。圣人之命体现天地大道,“万夫”、“万物”莫不听从。在奔涌翻腾的水面前,万夫不敢向前,犹如听命圣人一般。虽说苏轼对水的本性认知含有阴阳学说的因素,但是,他能从真、美、善三个维度来具体地解释“水”的本性,对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思想做了比较具体的阐发,这在中国山水艺术美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在《苏轼文集》卷一《赤壁赋》中,苏轼对“水”的性质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解释:“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5](www.xing528.com)

在《滟滪堆赋》中,苏轼曾经谈到水的可变性特征,它是“因物赋形”而有千变万化的特点,但这个“可变性”不是苏轼在《滟滪堆赋》一文中的焦点,苏轼不过是要借此说明,富有千变万化特征的“形”其实隐藏着深刻的必然之理,这必然之理不是千变万化的,而是“不自为形”的不变性特征。而从《赤壁赋》所引的这段话中,苏轼却强调了水的“可变性”特点。水,逝去无回,盈虚有变。自然规律促成了水丰富变化的特点。

那么,苏轼为何此一时强调水的不变性,彼一时又强调水的可变性?原来,在《滟滪堆赋》中,苏轼是从哲学沉思的角度讨论水的本性问题;而在《赤壁赋》中,他是从艺术化、审美化的表现角度体察水的本性问题。在艺术与审美面前,自然山水充满了丰富变化的内涵。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这类自然的山水景象,既可成为声音的审美意象,也可成为视觉的审美意象。而且,这类意象在艺术与审美的面前具有无穷的内涵,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艺术与审美资源。因此,水的不变本性与其感性审美的可变本性,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彼此融洽的,因为只有根本上的不变性才能包容最丰富的可变性,也只有无限丰富的可变性才能经由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其根本的不变性。很明显,在苏轼这里,变与不变,既是阐发水之本性的重要哲学问题,也是解读其山水艺术美学思想的基本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