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之间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之间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显山露水意味着城市环境有山可显、有水可露。为保障城市环境建设中有山可显、有水可露,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总体设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减少甚至停止对城市周边现有自然山水资源的占用、开挖。这样的自然山水格局也使得武汉市堪称山水城市的典范。山水堪称城市意境的首要物质载体。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之间

全球化城市环境美化建设的进程中,山水城市如何用好山水资源,完善城市的公共山水环境设计?这里从“显山露水”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具体的公共环境设计方法。

首先,显山露水意味着城市环境有山可显、有水可露。因此,如何维护城市现有的自然山水资源,是当今山水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首要任务。

阿诺德·伯林特注意到,人们在欣赏环境的时候,总是“将注意力当下地、直接地集中在大片地域中的特色环境上”[14]。这提醒我们,如果要创造城市的山水环境模式,就需要拥有大片的山水环境区域,并能让人们方便地欣赏到这些山水环境内容。陈望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城市环境设计美学原则,主张为城市留下足够空间,以创造“显山”、“露水”、“透绿”[15]的理想城市环境,即“山水园林城市”环境[16]

为保障城市环境建设中有山可显、有水可露,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总体设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减少甚至停止对城市周边现有自然山水资源的占用、开挖。这里涉及两个重要的技术性、实践性问题。

其一,“城市周边”究竟是什么空间范围,要加以科学研究和明确界定。比如襄阳城,其山水在三四公里范围之内。特殊的山水景区隆中风景区在襄阳城西15公里,但它是荆山山脉的一部分,可以看成是襄阳城周边山水的自然延伸和拓展。整个荆山山脉距离襄阳城西、城南只有三四公里,加上紧邻城边的汉江,形成了特殊的山水围绕之势。这当然是天然、优美、没有争议的城市周边山水环境。但是,30公里、50公里开外的自然山水算不算城市“周边”的环境内容?再比如武汉市长江与汉江流经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将其分割成武昌、汉阳、汉口,有“武汉三镇”之称。以此为核心,城区内、城区周边点缀着若干山林,如处在三镇相分地理位置上的龟山、蛇山分别构成武汉长江大桥的南北桥基,因毛泽东诗云“龟蛇锁大江”而增添了人文气魄。散布武昌的东湖、桂子山、珞珈山、喻家山等,不仅形成了武昌特有的山水网络体系,也使其成为湖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这样的自然山水格局也使得武汉市堪称山水城市的典范。不过,尽管中国拥有诸多类似武汉、襄阳的山水城市,而且山水城市概念在整个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较为流行,可是,究竟自然山水与城市构成什么样的空间关系才能使城市具有山水城市的环境特色,至今并无科学的界定。人们通常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即城市在山水之中、山水在城市之中。对城市山水环境设计来说,这样的描述显然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如何客观、准确界定自然山水与城市的空间地理关系,并不只是为了方便从理论上界定某个城市是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山水城市,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空间发展与环境设计提供依据。

其二,如何处理城市扩张发展的用地需要与维护现有自然山林面貌的关系。每一座城市都在发展,不是停步不前的。城市的发展必然涉及城市的空间扩张。山水城市的空间发展与扩张自然会对自然山水景观构成一种潜在或现实的威胁。因为城市的扩张需要增加新的城市空间以便实施新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保障城市规划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必然要牺牲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或山林地带。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扩张建设与发展进程中,襄阳城周边的山林曾经长期被当作城市扩张建设的直接资源,供给石料、水泥、工程建设用地、墓葬用地等。随着城市文化意识的觉醒,城市管理者发现被开挖或占用的山林地带就是古代历史上长期孕育这个城市文化内容的重要物质基础时,对山林的开挖和占用才逐步停下。但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以致残缺已经成为事实,并且难以恢复。笔者并不反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对周边山林地带的适度、合理占用,因为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现代城市及其居民的现实需求。但是,我们必须反对经济至上主义的盲目开挖、占用。至少有三件事需要慎重对待,并且缺一不可。第一件:我们是否已经透彻地了解山林地带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其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山水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已经渗入民族精神。我们不能因为盲目开挖而摧毁自己的精神家园。第二件:对山林地带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城市扩张用地需求的价值进行对比评估。如果扩张用地的需求将要决定一座城市发展的现代命脉、现代形象,如果牺牲具有传统文化内蕴的山林地带所获得的现实与未来利益明显高于保留它的价值,则可以考虑让山林地带为城市扩张让出地盘。第三件:我们是否必须要求山林地带让出地盘,此外别无选择?

其次,城市公共环境设计要研究、确立、保留有效的山水感知视角。

如果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特色,我们就能够理解,城市山水有如城市生活的精神归宿、城市形象的灵魂之所。山水堪称城市意境的首要物质载体。因此,如同艺术审美一般,城市需要让它的山水环境直接显露出来,让公众获得直观感知与体验的现实条件。当然,城市山水环境审美显然不同于置身自然山水之中或站在山水画面前的审美模式。后者是单纯的山水景象,前者却是山水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组合。如何在多种环境资源要素的组合中,让公众感受到山水美,这就需要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深刻研究并确立有效的空间感知视角。

有效的空间感知视角,可以让城市的山水环境被公众有效地感知、体验、认同、接纳,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山水环境的魅力与价值。就城市公共环境规划与设计而言,就是要为公众保留有效的山水感知空间,认真考虑并设置公众感知城市山水乃至整个山水城市环境特色的视点、视角。这种山水环境视点与视角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分布在城中,也分布在城外;既存在于山上,也存在于公共建筑物或其他公共空间环境区域中。

城市山水环境的空间视点或视角的设计,可以同具体的景观或具有景观价值的公共建筑配合应用,而且必须充分考虑空间审美的开放性、敞亮性。由于现代城市扩张的脚步日益加快,高大的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城市,对公众的空间感知和体验范围造成了大量遮蔽,加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隔膜。不少网络写手将城市看作“城市森林”[17],用“城市森林”意象暗示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关系。不能说高大而密集的建筑物就是恶化城市居民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但这类建筑物的确会遮掩或阻挡人们有效感知城市空间的视线。被收缩、挤压的空间感有可能降低城市居民的感知系统,比如对周围人事的认知倾向于消极、迟钝,难以充分感知或释放彼此之间的友善。改善人的感知系统,拓宽人的感知范围,比如开放、敞亮的空间感知范围,有助于改善城市人际关系。在空间的开放与敞亮中,城市山水环境容易获得审美价值认同,也容易成为调节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媒质。在城市改造与扩张运动中,如何保留甚至扩大城市山水环境的公共感知空间,是山水城市设计的要务。

需要注意的是,为公众提供感知城市山水环境的空间视点或视角,不是要将公众引诱到城区之外的地理范围内观看山水。无论是城区之内,还是城区之外,都需要良好的山水景点、节点;否则,城市就不配称作山水城市,只能称作被自然山水堵塞了的城市。城市只是城市,山水只是山水,二者缺乏审美的联结。山水城市绝不是“山水”加“城市”的环境模式,而是山水与城市和谐融通的环境模式。因而,山水城市不仅要严格规定并执行城区内建筑物的高度标准,而且要妥善规定并执行建筑物的间距标准。

最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要深入研究传统山水美学资源,将集中体现民族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文学艺术,纳入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中,让精神性、文化性的山水资源视觉化,呈现到公众的视野里,构成城市公共环境的具体内容,变成公众日常审美生存的有机环境成分。

真正的山水城市并不是依靠单纯的自然山水形成的,而是通过自然山水及其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出来。对山水城市来说,山水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它还是城市历史文化及其历代居民生活方式的载体,能够见证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内容,可以彰显自然山水的人文价值。城市环境设计需要充分塑造和完善人文山水景观,保障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相得益彰,并进入公众的视线乃至精神视野。

在城区较为开阔的公共环境区域内,有意识地展示人文山水的基本内容,如园林性质的山水景观、视觉艺术性质的山水作品(如山水题材方面的装饰绘画、装饰雕塑)、以经典山水诗为题材创造的公共艺术(如石碑、建筑小景)等。这类公共环境设计,既能传承城市山水文化的内蕴,也能保证公众漫步于城市,犹如漫游在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的丰厚环境内,最大限度地唤醒公众对山水城市的审美理解与精神认同。

【注释】

[1]本文是为2013年的一次美学研讨会准备的论文,原题为《山水资源与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后因故没有参加,现收入本书。

[2]郭笑:《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www.xing528.com)

[3][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1~113页。

[4]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5]哈全安:《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6][美]詹姆斯·E.万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凌霓、潘荣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7][芬]约·瑟帕玛:《如何言说自然》,参见陈望衡《美与当代生活方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114页。

[8](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9]襄阳,古为荆楚、荆襄,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等地。

[10][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70页。

[1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12]方方:《城中山水》,参见方方《武汉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13][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116页。

[14][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15]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页。

[16]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页。

[17]如半月蝉的《城市森林》,http://www.fanshukan.com/book/34432.html,2014-7-24;刘宇航的《城市森林》,http://bbs.lady.163.com/bbs/literature/106292783.html,2014-7-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