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山水家园:理想与现实的山水情结

建构山水家园:理想与现实的山水情结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国文化传统来说,山水资源就是建构诗意城市的核心环境,它分别体现为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它们与山水城市一起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显要内容,进而成为寄托人的家园感、归宿感的重要载体。早在《诗经》时代,自然山水就成了表达家国理想、家园归宿的基本素材。这些描述有山水意象的诗蕴含深刻的家园理想。

建构山水家园:理想与现实的山水情结

既然城市家园感是在人与城市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那城市如何融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纳入人的审美视野,并最终实现家园感、实现诗意的栖居?这必然涉及城市环境模式,即,何种城市环境会有效地唤醒人们的家园感,通往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极力探讨能够通达诗意家园的“思”之路径,西方环境美学家十分强调环境审美或自然审美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环境美学的兴起其实就昭示了城市家园意识的失落,因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们才把日趋深沉的家园感寄托于对自然的审美之中[11]。而中国人显然更容易在世俗的“家”中获得切身的家园感、归宿感。这个“家”当然不是单纯的家庭,也可能是家乡,包括农村和城市。针对家园感的这种文化差异在环境美学中也有实质体现。如中国学者在思考城市环境美学问题时普遍关注中国传统家园意识。陈望衡就明确主张中国的城市环境建设应该充分应用传统美学资源,大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因为人的理想生活环境就是山水园林城市[12]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城市环境审美模式,都以城市本质为基础。而城市的本质绝不是由庞大的物质材料、生活资料堆积而成的实体空间,更不是聚积庞大的人群、建筑、街道、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等要素的物态空间。城市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人生存于世界的现世的家,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相互联结,表现为人在现实世界的生存家园。既然是现世的生存家园,必然包含城市物质环境及其与精神环境的融汇,因此,城市环境模式的美学研究与设计便成为首要任务。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环境模式,促成不同的诗意安居。对中国文化传统来说,山水资源就是建构诗意城市的核心环境,它分别体现为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

首先,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深蕴家园意识,并借助自然山水与城市格局来实现。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十分重视家国一体,这导致家屋、官府、皇宫的建筑功能与环境构成惊人相似。官府是放大的家屋,皇宫是放大的官府,城市则是放大的官府、皇宫,是官民一体、家国一体的环境体系,并借助阴阳风水观念[13]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加以实现。如西汉时期崇信阴阳,讲究风水,城市选址要求能够聚气积阳,也就是城市地理要求有山、有水。当时建造的长安城就南据秦岭龙首山(今陕西龙首塬)、北临渭水,襄阳城则南据荆山、北临汉江,这两个城市都由河流与山脉环抱而成,是聚气积阳的风水宝地。可以说,汉代襄阳与长安一样,都不是普通的地理方位名称,而是阴阳合和境界(哲理)的化身,蕴含归宿天地大道的精神祈愿。长安寓意长治久安,襄阳寓意“背阴向阳”、通达“阴阳合和”的天地之道[14]。特别是襄阳城,它本身并非都城,在历代扩建与修缮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它南面背山、北面向水的“极阴”特点,充分体现“背阴向阳”,便从功能与形式上借助北面的城门多于或大于南面背山的城门来实现阴阳平衡,保证城市格局体现上达阴阳、下通人伦的天人和谐境界,体现城市山水环境作为人的精神依托的内在意蕴。(www.xing528.com)

其次,自然山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对象,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体系,是与自然山水不同的人文山水资源。人文山水与自然山水一起,成了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的家园感和归宿感的重要载体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它们与山水城市一起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显要内容,进而成为寄托人的家园感、归宿感的重要载体。早在《诗经》时代,自然山水就成了表达家国理想、家园归宿的基本素材。《诗经》所收录的诗还不能称作典型的山水诗,但其中描述的道德山水意象、爱情山水意象、田园山水意象、自然山水意象,可以看成后世山水文学形式的开端[15]。这些描述有山水意象的诗蕴含深刻的家园理想。如《周颂·天作》云:“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原本荒芜的自然山野,在历代周王的治理过程中被开垦、创业,促成了国力的发展与壮大。这样的国家当然会成为人们眷顾的家园。如果国家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那人们肯定“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国风·魏风·硕鼠》),去另寻理想的家园。

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如果拥有可以寄托自由精神的生活场所,即使它是穷山恶水,也能成为诗意的自我生存场景,就像宋代画家马远在《踏歌行》里表现的情境,一群质朴的农人在看似偏野的山水场景中享受着人乐年丰的生存方式。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然山水能最大限度地包容、消解世间矛盾与烦恼,当然也成为文学与艺术的重要素材,借以表达人们的归宿意识、家园意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云:“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建德江山水风光宜人,既有清丽的江水,也有明朗的月色,何以引起愁思?原来是因为孤独,诗人在这里是独自游览山水,不像以前有友朋相伴。这意味着诗人的怀乡意识在实质上并不单纯是对故乡的眷恋,更重要的还是对亲朋旧友的思念。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友》一诗见证了这种情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看来怀乡的真正内涵是对山水环境与人相互间组成的密切关系的精神眷恋与向往。这既是“客愁”的深层原因所在,也是故乡感或家园感的根柢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