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中国古典美学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中国古典美学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典美学重视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倡导山水艺术创造,借以体悟和通达天地之道,实现人在身体上与精神上同自然山水的相依相生,蕴含独特的自由精神与人格独立意识。这正是山水审美境界的特殊价值所在。但中国古典美学是在入世与出世、感性与理性结合基础上追求精神自由。中国古典美学看重自然美对于独立人格培养的特殊意义。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典美学所倡导的山水境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人文价值,值得关注和深研。

山水情结:理想与现实的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重视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倡导山水艺术创造,借以体悟和通达天地之道,实现人在身体上与精神上同自然山水的相依相生,蕴含独特的自由精神与人格独立意识。这正是山水审美境界的特殊价值所在。

首先,山水境界是精神自由的体现。精神自由是中西美学共同坚守的原则。但中国古典美学是在入世与出世、感性与理性结合基础上追求精神自由。这从儒道学说中可以看出。孔子作为儒家美学的开创者,把美善合一当作艺术的最高宗旨,如歌颂尧舜功德的歌舞《韶》乐就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观赏《韶》乐之后,“三月而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体现了孔子追求自由审美、享受艺术的形象。其中的自由感,与孔子所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中的道德满足感相得益彰。孔子思想中透露出来的入世与出世相结合的自由审美观,并未撇开山水。《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看似感慨江河日复一日向东流淌,从不停歇,实际上蕴含了对生命与现实的双重珍惜与体味。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这表明仁德之人对山水的感悟既有自由审美的需求,也有道德自觉的意识,二者构成仁德之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崇“仁”不同,它把“道”当作思维与人生的最高追求。在对“道”的体认与追求中,老子相信“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老子把水有益于万物而争宠的特性当作推崇水的理由,这主要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自我约束的体现,堪称“超俗”、“出世”的行为准则。庄子对老子的山水美学思想作了重要拓展,使道家山水意识增加了感性审美、世俗愉悦的内涵。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既然如此,不妨以山水“逍遥游”的方式去体悟天地之道。这种“体道”过程不是单纯超俗的、出世的精神认知活动,而是一种感性实践活动,是“出入六合,游乎九州”(《庄子·在宥》),是无目的地自由游历自然山水,却吻合老子“无为而为”的“体道”境界。

其次,山水境界是独立人格的体现。追求独立人格是中西美学的重要目标,但独立人格是什么?是纯粹精神的自我独立,还是与自然界隔离开来的纯粹社会属性,抑或是与社会属性相对立的自然本性?中国古典美学看重自然美对于独立人格培养的特殊意义。魏晋时期普遍开启了人的觉醒、人性解放的意识,同时崇尚自然美、山水美,创造了独立的山水艺术,表明山水艺术的独立与人格意识的独立存在文化上的关联。魏晋之后,关于山水艺术、山水审美如何保障人格独立,文学艺术家们有重要发挥。旧题王昌龄《诗格》以山水诗为例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18]物境意味着达到了山水物象了然于心的思维澄明境界;情境意味着七情六欲、人生体验已经融入自然山水,自我意识与山水物象共生共存;意境意味着人的思维、精神洗净了自身的七情六欲,也洗净了山水的物象表层,贯通了山水的象内之意与象外之意,直抵山水的本真世界。这表明物境、情境、意境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审美过程,最终达到不受物象、自我与世俗束缚的人格独立境界。

人格独立何以需要山水境界来实现?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19],这才能“度物象而取其真”[20]。那山水之真体现在哪里?荆浩认为体现在“山水之象,气势相生”[21]。由于山水的具体形态各异,形成各种特点的峰峦、溪涧,便有各不相同的山水气势,需要借助不同笔法来表达,最终达到“可忘笔墨,而有真景”[22]的境界。也就是说,画家通过创造不同的笔法来表现各不相同的山水形态特征,其目的是超越笔法的限制,不受技术的操控,通达山水的真谛。这为我们理解笔法创新与体悟天地之道、追求人格独立的关系提供了参照。另外,宋代画家郭熙提醒我们,山水与人格意志鱼水相依。郭熙说,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束缚,而山水能够实现“林泉之志”[23],享受人格独立,故而君子热爱山水。他主张山水画不能描画那些可行可望的自然山水,而是“必取可居可游之品……画者当以此意造,而览者又当以此意求之”[24],也就是说,游览自然山水、观赏山水画,都能实现“林泉之志”。

看来,山水境界蕴含的人格独立意识,既非单纯的精神指向,也非单纯的社会指向,更非单纯的自然指向,而是人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共在的情况下形成的审美意识、生命意识、人生境界。如果美学研究在人的属性归宿上偏执于精神、社会或自然一域,那就很容易陷入方法论困境。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古典美学所倡导的山水境界具有重要的学术与人文价值,值得关注和深研。

【注释】

[1]本文基本内容曾以“体山悟水达天道:中国古典山水美学范畴特色”为题在2012年3月暨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古典美学学术研讨会”上讲演,后经修订以“体山悟水达天道:论中国古典美学的山水范畴”为题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芬]索尼娅·塞尔俄玛:《诗中之山》,刘成纪译,参见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409页。

[3][日]东山魁夷:《中国风景之美》,参见范阳《山水美学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4~426页。

[4][英]迈珂·苏立文:《山川悠远:中国山水画艺术》,洪再新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5](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6]比如美国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避免使用“这个环境”、“那个环境”的说法,他认为,“某个环境”的说法实际上是把环境客体化,把环境变成好像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对象,而这正是西方传统美学中心身二元论的残余。参见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7]祖保泉:《司空诗品解说》,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8](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9](清)松年:《颐园论画》,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www.xing528.com)

[1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1](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2]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13](清)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14](明)计成:《园冶图说》,赵农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15]钱学森:《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16]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7]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18](唐)王昌龄:《诗格》,参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3页。

[19](五代)荆浩:《笔法记》,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20](五代)荆浩:《笔法记》,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21](五代)荆浩:《笔法记》,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22](五代)荆浩:《笔法记》,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23](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24](宋)郭熙:《林泉高致》,参见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