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比较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也吸收了古琴中“按音”的奏法并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如赋格部分的开始,高声部的主题旋律就是按音奏法——走手音的模拟。旋律声部的按音(走手音)与内声部空弦音(散音)相结合,更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在低声部还有一个更低沉的声部在缓慢流动,而这个声部显然已超出了古琴的音域,无疑是对古琴音乐在钢琴上的拓展。这实际上是吸收了古琴演奏按音的吟猱的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味。

中西文化差异下,古琴与钢琴的发展比较

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也吸收了古琴中“按音”的奏法并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如赋格部分的开始,高声部的主题旋律就是按音奏法——走手音的模拟。这种用装饰音来模拟走手音的手法在前面所提及的几部作品中都有运用,但是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将古琴中常用的二度倚音改为小三度倚音,通过这个前倚音婉转地滑向本音“角”音,使音乐由“点”变成了“线”而变得更加圆润且富有韵味。同时下方还有两个对位声部衬托:在低声部的两个声部中,内声部有一个大字组的F长音铺垫,而这个音正是古琴第一弦的空弦音高(散音),显然这是对古琴音乐元素的吸收。旋律声部的按音(走手音)与内声部空弦音(散音)相结合,更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在低声部还有一个更低沉的声部在缓慢流动,而这个声部显然已超出了古琴的音域,无疑是对古琴音乐在钢琴上的拓展。

钢琴曲《#F商调:书法与琴韵》中的“按音”:(www.xing528.com)

在上面谱例的第二小节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旋律逐渐上行到最高音#C音停稳的同时,下方有一个极不协和的小二度音程的撞击。此处,作曲家通过注释做了说明:“黑符头手指速离键。”显然,这也是作曲家模仿古琴音乐的一种刻意处理。小二度的短暂撞击同时马上离开使这个保留的小字一组#C音似乎被微分音改变,形成了一种颤音似的音响效果。这实际上是吸收了古琴演奏按音的吟猱的手法,形成一种特殊的韵味。在后面的相同旋律进行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