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全民健身体系研究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全民健身体系研究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所具有的二元化特征所决定的。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全民健身体系研究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社会的整体结构所具有的二元化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由于是国家的一种制度安排,因而具有一些特征。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差别与地理差别相互重叠、相互加强,也就是说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而这种社会差别又是以地理差别为基础,并且极大地强化了地理的差别。二元社会结构支持和保证了城市的发展,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它对农村发展弊大于利,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更为深刻。除此之外,还有下述原因:

5.1.2.1 思想观念落后阻碍了健身活动的开展

农村体育发展首先应解决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认识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待体育问题应该说一些地区一些群众还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健身活动与体力劳动关系的认识误区。把体育活动误认为是单纯的肢体活动,这样就把体力劳动当成体育锻炼。其实,健身与体力劳动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虽然体力劳动可以改善人的机能结构,帮助人的身体发育,甚至也可能使劳动者身体健壮,但那只是体力劳动的副产品,它并不能完全实现人的协调发展。只有专门的体育活动才能起到身心双健的作用,才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地发展。可以说,体力劳动是消耗能量,体育锻炼则是在消耗能量的同时又聚集着新的能量。换言之,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克服体力劳动的不足,这是个不可逆的公式。二是对体育功能的理解存有片面性。在传统观念看来,体育就是蹦蹦跳跳,消闲度假,属个人行为,无须组织,更不需要花钱玩耍。这种对体育的偏见时至今日也未完全消失,他们无法理解体育的社会影响,更不可能认识体育对人类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作用。在这种观点支配下,一些人对全民健身活动缺乏热情,甚至对自己的身体保健也从不关心,美其名曰“顺其自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持这种认识的人虽少,但危害很深,特别是有的干部,其言行往往影响一片群众,一个人就可能波及若干人。在全民健身的组织发动阶段,往往就是因为一两个人的言论,影响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甚至给本来就难以发动的群众热情泼上冷水。三是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有错误的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大体系。体育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两方面,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对一定物质文明的体现和反映。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具有显形性,而精神文明则相对有一定潜伏期。由于有这样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为了争取出政绩,便把两者区别为一硬一软,热衷于“硬”,马上见效,丢下软不碍大事,不可能立马有反应;或者有精力就硬软兼顾,无时间就保“硬”丢“软”。这种极其错误的观点和工作方式,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极大损失,极大地阻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

5.1.2.2 经济条件差制约了健身活动的开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要清醒地看到,在脱贫越温奔小康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比较脆弱,耕地锐减,近年来农民收入减缓,负担加重,再加上入世后对农业的冲击,农村经济形势严峻,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农村经济条件差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较低以及农民收入中生活费用占了相当的比例。

5.1.2.3 城镇化水平低影响了健身活动的开展(www.xing528.com)

二元社会结构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由于二元社会结构严格限制城乡的社会流动以及禁止城乡商品自由贸易,大量原本靠这样的自由贸易发展起来的城镇衰落了。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乡村集镇在30年里大约减少了70%~80%,有的地方甚至接近90%。另一方面,由于二元社会结构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国城乡人口分布格局在几十年中没有多大变化。到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只有18%。大量劳动力留于农村,人地关系紧张。改革开放后,我国从总体上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还十分不够。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矛盾,除了体制等原因外,在城镇化滞后这个问题上也可以找到答案。同样,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也可以在此找到原因。城镇化水平低,影响消费增长,体育消费比重过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从三大需求的角度看,主要是靠消费的迅速扩大来拉动。近年出现经济增长缓慢、产品相对过剩的状况,主要是消费需求乏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造成。消费水平低,主要在农村和农民。农业人口太多,不利于消费的增长。城镇化水平低,影响农民收入提高,开展农村体育困难重重。农民的消费水平决定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提高农民的收入,是增加农村购买力,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要转移剩余劳动力到非农业生产上去,减少非劳动时间过多的现象。一句话: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低,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体育产业难以运作。第三产业比重是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发展第三产业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具有同时性,二是要求有超限人口。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才能以城兴市,分工分业,对文化、娱乐、饮食、健身、旅游等需求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按现行观点,体育产业属第三产业。

5.1.2.4 居住分散的特点限制了健身活动的开展

中国的人口密度比较大,东部大于西部,城市大于农村。农村人居较为分散,特别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人口更少。人居分散给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带来一定困难,加上交通不便可能使健身活动的交流更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