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分类与标准化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分类与标准化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连接部件的不同,一般认为总线分如下三类。CPU按传输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内部又可分为三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PCI总线规范已经成为PC系统的发展桎梏,彻底升级换代迫在眉睫。AGP总线是图形显示器专用总线,总线时钟频率66MHz,数据线32位,最大传输率266MB/s,这是常说的1倍AGP速率。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线分类与标准化

1.总线的分类

总线的分类方法很多,也不统一。按连接部件的不同,一般认为总线分如下三类。

(1)内部总线

内部总线指CPU芯片内部的总线,如在CPU芯片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算术逻辑单元之间,都有总线连接。这里不作介绍。

(2)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指CPU、内存和I/O设备之间连接的总线。有时又把系统总线专指CPU和内存之间连接的总线,而把I/O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I/O总线(或者称为局部总线)。CPU按传输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内部又可分为三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①数据总线。数据总线用来传送各功能部件的数据。例如,CPU和内存之间:从内存单元中读出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给CPU中的累加器,或把CPU累加器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给内存某单元写入。CPU和I/O接口的数据端口之间:可以把数据端口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给CPU中的累加器,也可把CPU累加器中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给数据端口。某些I/O接口和内存之间:也可以进行直接存储器传送(即所谓的DMA方式),DMA控制器从CPU中获得总线控制权,通过数据总线直接在内存和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数据总线是双向总线,其位数一般为8位、16位、32位或64位,它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址总线。地址总线用来指明CPU欲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例如,欲从内存单元中读出一个数据,或者把数据写入内存单元中,则CPU都要将内存单元的地址送到地址总线上。同样,欲从数据端口中输入一个数据,或者把数据输出到数据端口中。则CPU都要将数据端口的地址送到地址总线上。地址总线是单向总线,都是由CPU发出的。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系统的寻址空间范围,如地址总线为20根,则对应的寻址空间范围为0~(220-1)B。

③控制总线。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种控制命令。例如,由CPU发出的内存读/写命令和I/O端口输入/输出命令。又如由I/O接口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等。对某一条控制线而言,它是单向的,但对控制总线总体来说,又是双向的,既有出,又有入。

(3)通信总线

这类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这里不作介绍。

2.总线的标准

目前,总线的标准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微机总线标准,如表6-1所示。

表6-1 常用的微机总线

①ISA总线。ISA总线是IBM公司推出的16位总线,数据线16位,地址线24位,总线时钟频率8MHz,最大传输速率16MB/s。开始用在286微机中(也称为AT总线),用作系统总线,CPU与内存、I/O设备可以直接挂在ISA总线上。它使用独立于CPU的总线时钟,即CPU可以采用比总线频率更高的时钟,因此386、486、Pentium级或Pentium级以上的微机还可以使用ISA总线来连接一些慢速的I/O设备。(www.xing528.com)

②EISA总线。EISA总线是在ISA总线基础上扩充的32位总线,数据线32位,总线时钟频率8MHz,最大传输速率33MB/s。它曾经用在486微机中,并与ISA总线兼容。

③PCI总线。PCI总线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总线,总线时钟频率33MHz,数据线32位,最大传输速率133MB/s,主要用在Pentium级或Pentium级以上的微机中,和ISA总线不兼容。

PCI总线有下列特点:

·它一般不作为系统总线用,而是一种I/O总线(也称为外围设备互连总线)。可视为CPU与I/O设备之间的一个中间层,通过PCI总线控制器(俗称为PCI桥)与系统总线连接。

·.PCI控制器有多级缓冲,其数据传送是猝发方式。

·PCI总线是一个与CPU无关的总线,即不管CPU的性能如何提高,CPU芯片如何更新换代,PCI总线不必作任何改进仍然可用。

·PCI总线具有即插即用的特性。任何接口(当然要符合PCI总线标准)只要插入PCI总线插槽就能正常工作,一些系统资源如中断向量、I/O口地址等,无须用户自己配置。

④PCI Express(简称PCI-E)总线。除了3D显示卡以外,计算机配件诸如千兆网卡、声卡、RAID卡等都还在循规蹈矩地执行着PCI总线规范,但是PCI总线的带宽(133MB/s)越来越难以承受这些设备同时满负荷运转,并且PCI总线电压难以降低的缺陷也越来越凸显出来。PCI总线规范已经成为PC系统的发展桎梏,彻底升级换代迫在眉睫。PCI-E总线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采用了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来满足系统的需求。

PCI-E总线能实现X1(1GB/s)、X2、X4、X8、X12、X16和X32(32GB/s)通道规格。除去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带宽之外,PCI-E总线也支持热插拔(即计算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允许插拔设备),支持数据同步传输,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等。

⑤USB总线。USB总线是一个4芯的通用串行总线。它是目前微机主板上必备的接口。现在使用的大多是USB 2.0标准,理论传输速度方480Mb/s,即60MB/s,允许连接127个即插即用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等),支持热插拔。

⑥IEEE 1394串行I/O标准接口。IEEE 1394串行接口使用6芯电缆,数据传输率可达400MB/s,这样的高速特性特别适合于新型高速硬盘多媒体数据传送。支持热插拔。

⑦AGP总线。AGP总线是图形显示器专用总线,总线时钟频率66MHz,数据线32位,最大传输率266MB/s,这是常说的1倍AGP速率(AGP-1X标准)。AGP还支持2倍和4倍时钟数据传输模式,即每个AGP时钟可传输2倍(AGP-2X标准)、4倍(AGP-4X标准)和8倍(AGP-8X标准)数据,最大传输率分别达到533MB/s、1066MB/s和2.1GB/s。但它是显示器专用总线,不能替代PCI总线或ISA总线。Pentium级主板上只有一个专供显示卡用的AGP总线插槽。

⑧UItra ATA/33/66/10010133硬盘接口。Ultra ATA/33/66/100/133硬盘接口是早期硬盘接口(IDE接口)的改进版。传输速率达到33MB/s、66MB/s、100MB/s、133MB/s。

⑨Serial ATA(简称SATA)硬盘接口。它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SATA 1.0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现在流行的SATA 2.0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SATA 3.0数据传输率达到600MB/s。

注意,总线标准在不断发展。其一,新的更高性能的总线标准肯定会继续推出;其二,现有的总线标准其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如PCI总线标准,现在已经扩充到64位,总线时钟频率133MHz,最大传输速率1GB/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