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业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旅游业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10家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共发生资产重组94次:其中资产收购发生43次,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6%;其次为资产剥离,比例达到26%。例如,该公司在2006年剥离了其分公司赛阳水泥厂;在2007年北京旅游又发生了2笔资产剥离行为,即剥离了绿色和平分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龙泉宾馆的全资子公司时空隧道娱乐有限公司。案例一:2007年北京旅游资产剥离

旅游业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主辅分离”要求的指导下,将国有大型企业下属的酒店等辅业资产进行分拆和剥离是改革的主要趋势,这样做有助于精简企业管理与经营体系,提高其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国资委对央企酒店资产进行第一次摸底,有72%的央企都涉及经营非主业的宾馆酒店。以当时152家央企为例,有116家涉及了非主业宾馆酒店业。2010年1月25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全面开展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工作;今后未经国资委批准,不以宾馆酒店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将不得再投资新建经营性的宾馆酒店。但是,事实上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接盘者,很多国企宾馆酒店剥离大单成交遇冷。规模性旅游地产企业想打造自身的品牌酒店,不会接手国企剥离的酒店,而传统的酒店管理公司很难由自己来购买存量酒店,所以国企的酒店业剥离一直进展艰难。但是2012年8月初,中国移动集团所属重庆丽苑大酒店无偿划转港中旅集团,成为了央企非主业宾馆酒店剥离重组的“破局”之作。然而,让每个酒店都通过无偿划转来实现转让并不现实,国企的酒店业剥离仍然困难重重。

国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包括分属于酒店业、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近30家公司。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而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发生的资产重组也是多不胜数。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10家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共发生资产重组94次:其中资产收购发生43次,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6%;其次为资产剥离,比例达到26%。[49]其中,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旅游”)从1999年至2008年就发生了11次资产剥离事件。例如,该公司在2006年剥离了其分公司赛阳水泥厂;在2007年北京旅游又发生了2笔资产剥离行为,即剥离了绿色和平分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龙泉宾馆的全资子公司时空隧道娱乐有限公司。(www.xing528.com)

案例一:2007年北京旅游资产剥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