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音乐教育的行与思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音乐教育的行与思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多局限于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联系起来进行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尝试,在国内可谓鲜见。因此,笔者认为,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当中,无论在学理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均存在可待突破之处,更具有足够的实践应用空间。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音乐教育的行与思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多局限于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联系起来进行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尝试,在国内可谓鲜见。

反思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特别是作为高师基础技能课的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唱、听”为主体的陈旧模式,教学内容依旧限于西方工业文明时期音乐教育范式的樊篱,忽视音乐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学生的体验,忽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我国古代研究音乐的专门著述——《礼记·乐记》曾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之说。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先哲对“乐”之认识也与“综合性、即兴性、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不谋而合。

特别是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显学的今天,“母语音乐教育”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现实朝向。单一的、兴起于西方工业文明时期的以“唱、听”为主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推进高师音乐系科基础素养课程的教学。在此情况下,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诸观念有机融入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特别是视唱练耳课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打破音乐诸本体之间、艺术学科之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独立分割状态,增添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趣味性,更能增强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接与碰撞。(www.xing528.com)

因此,笔者认为,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当中,无论在学理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均存在可待突破之处,更具有足够的实践应用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