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札记:视唱练耳训练编写结构

教学札记:视唱练耳训练编写结构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作部分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每个单元基础练习中,作为“提纲式内容”可进行短小的难度练习片段写作。(四)定向创作与原谱选编的必要性定向创作的视唱练习作为视唱教材编写的框架结构,在教程式视唱教材中具有“提纲”的特点和作用,是学习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程式视唱教材的编写内容里引进原谱,特别是总谱作品作为视唱曲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形式。

教学札记:视唱练耳训练编写结构

以教程式视唱教材的编写内容划分,其结构主要由创作、改编和选编三个部分构成。

(一)创作部分

教程式视唱教材中的创作部分以定向(或指定)创作为原则,以突出视唱练习中的单项要素训练为目的,配合调式、音程、和弦以及节奏等单项内容创作相应的基本练习和视唱曲目,它的篇幅虽不能构成视唱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但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却是教程式视唱教材编写的主体框架结构。

(二)改编部分

视唱教材中的改编部分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实际音乐作品,特别是经典名作作为视唱范例,根据教材编写的需要将其作为视唱练习曲目编排起来。通过节选作品片段、改变作品调性、织体、音区等多种手段使其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视唱练习,其灵活多样的改编形式和易于把握的难易程度给视唱教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选择。

(三)选编部分

视唱教材的选编部分直观地说就是直接引用完整或部分的实际音乐作品作为视唱曲目。与改编的视唱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需要经过任何形式的改编,直接采用作品的原谱作为教学材料。选编部分的视唱内容多以声乐独唱、重唱为主,而重奏、管弦乐队形式的作品选编则为数极少。

(三)创作、改编与选编的配比关系

以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程度划分,教程式视唱教材中对创作、改编与选编部分的比例分配也有不同要求:

1.初级水平度阶段(www.xing528.com)

视唱教材中初级程度的编写由于在节奏难度、音高难度的严格控制下,应该以定向的音高、节奏训练为目的进行大量的视唱基础练习和视唱曲写作。因为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和巩固一些最基本的音高、节奏和调式练习,而实际音乐作品中具有这一鲜明特点又符合初级阶段训练水平的合适作品比较难以选材和把握难度。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创作为主、改编与选编为辅。

2.中级水平阶段

这种比例关系在中级程度的教材编写中得到改变,这一时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各种自然音程、和弦和大小调式,一些带有变化音、极富音乐表现力的经典音乐作品大大丰富了这一阶段的视唱编写内容。创作部分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每个单元基础练习中,作为“提纲式内容”可进行短小的难度练习片段写作。由于这一阶段中可作为视唱曲目的实际作品非常丰富,而视唱曲创作无论在音高与节奏组织、音乐结构、音乐表现等方面都不如实际作品显得成熟和全面。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比例侧重应以实际音乐作品的改编、选编为主,拓宽学生对经典名作的浏览,而创作的意义则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3.高级水平阶段(专业阶段)

视唱教材由中等难度水平过渡到高级难度水平,也就是专业阶段,这种比例关系需要进行再次调配。由于复杂音调、泛调性、自由无调性视唱的加入,使视唱从调性概念逐渐转换到无调性的音程概念。在进入这一阶段之前,需要定向创作一些以特定音程逻辑为主的视唱曲作为该阶段的基础练习和过渡练习,能更好地起到衔接难度的作用。如艾德伦特编著的《视唱新途径》等都是以音程定向创作作为通往高级视唱的预备练习,为更高难度的实际作品演唱做铺垫。因此,这一阶段的视唱曲虽以实际作品的改编、选编为主,却需要在每一种视唱难度进入之前,创作特定的音程、调试视唱练习曲作为该部分的基础练习内容。

(四)定向创作与原谱选编的必要性

定向创作的视唱练习作为视唱教材编写的框架结构,在教程式视唱教材中具有“提纲”的特点和作用,是学习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视唱的初级阶段和进入高级阶段作为基础练习起着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谱视唱作为与音乐实践产生直接关系的部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视唱训练过程中由单生部音乐向多声部音乐过渡,由独奏、独唱音乐向合唱、重奏、管弦乐合奏音乐过渡,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读谱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乐谱浏览量得到积累,多声部合作得到加强,还可以通过作品的实际音响训练学生对视唱的音乐表现力,尤其是在视唱教材的高级难度水平阶段,大量采用重奏和管弦乐合奏总谱进行视唱训练是高级阶段视唱水平的综合体现。它对于从事音乐创作、指挥和乐队演奏的学生学习专业有着直接的帮助,也是体现视唱练耳专业水平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教程式视唱教材的编写内容里引进原谱,特别是总谱作品作为视唱曲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