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衡研究:第二版》相关评价总结

《论衡研究:第二版》相关评价总结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论衡》成书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了。在这一千九百多年里,《论衡》的遭遇是颇为坎坷的。不过,由于他谈得比较简括,所以他没有就各个时期《论衡》评价的具体情况及决定这些情况的原因展开深入的讨论。本章打算在黄晖研究的基础上,对《论衡》的评价史作进一步的讨论。

《论衡研究:第二版》相关评价总结

从《论衡》成书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了。在这一千九百多年里,《论衡》的遭遇是颇为坎坷的。它的声誉时而上升,被褒为天下奇书;时而下跌,被贬为名教罪人。1935年,黄晖在他的《论衡校释·自序》中,对《论衡》的评价史曾作过如下总结:“从汉到现在,大家对于这部书的认识,可以分作三期:1.从汉到唐……都认为是一代的伟著。2.宋带着道学的习气,认为《论衡》是一部离经叛道的书……3.明、清取其辩博,但对于《问孔》、《刺孟》仍沿宋人成见,骂他是非圣无法。如……都是极力表张此书……等皆诋訾此书,或毁誉参半。对《论衡》有真正的认识,还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因为诸子是研究思想史的宝藏,研究诸子的兴趣,不减于经史。治诸子的人,尽革前儒一孔之见,实事求是,作体系的历史的探讨。不因为他问了孔子,刺了孟子,就减轻他的价值。或者在现代人看来,还要增高他的价值。”在这里,黄晖把中国古代的《论衡》评价史分作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论衡》评价的主要特点作了简洁的说明,即使从今天看来,他的见解大体上也还是正确的。不过,由于他谈得比较简括,所以他没有就各个时期《论衡》评价的具体情况及决定这些情况的原因展开深入的讨论。一部名著的评价史,不仅反映了这部著作本身地位的升降浮沉,而且也反映了各个时期思想意识的演化变迁,《论衡》的评价史尤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章打算在黄晖研究的基础上,对《论衡》的评价史作进一步的讨论。黄晖《论衡校释》附编、刘盼遂《论衡集解》附录、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附录四《历代有关王充及其<论衡>的资料选目》、蒋祖怡《王充卷》附录等,收集了许多《论衡》评价史方面的目录和资料,为本章的写作提供了便利。需要说明的是,虽说有些评价所涉及的只是王充而不是《论衡》,但既然人们主要是把王充作为《论衡》的作者来评价的,那么作为广义的《论衡》评价,它们当然也在本章的论述范围之内。(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