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衡研究 第2版》--宽延本《论衡》的流传与研究成果

《论衡研究 第2版》--宽延本《论衡》的流传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宽延本《论衡》流传、收藏较广,以下仅就个人所见略为介绍一二。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宽延本《论衡》,为狩谷棭斋据宋本所校者。是其流传经纬如此。静嘉堂文库所藏宽延本《论衡》全书卷尾,又有狩谷棭斋跋语云:右卷廿六至卷尾骏府本缺,今以家藏通津草堂刻本校毕。

《论衡研究 第2版》--宽延本《论衡》的流传与研究成果

中国本土以外,越南的情况暂时不明,在朝鲜半岛和日本,自古以来流传的《论衡》,大都是来自中国的各种刊本;其中只有日本出现了和刻本,那就是江户时代宽延三年(1750)刻本。这是饶有意思、值得重视的事情,表明了江户文人对《论衡》的看重。

宽延本《论衡》三十卷、八册,宽延三年江户、大阪、京都刊本,所据底本据云为明万历年间黄嘉惠校刻本(卷一标题下有“黄嘉惠阅”字样)。卷首有宋明人三序,即杨文昌、沈云楫、虞淳熙序;又有日人二序,即南郭服元乔《读论衡》,无年月;京师后学石阳浦卫兴撰、平安卜惟胤书《重刻论衡序》,延享五年戊辰(1748)仲夏日。书后版权页记载:

宽延三庚午岁五月吉祥日

江户书林 西村源六

大坂书林 涩川清右卫门

皇都书林 上坂勘兵卫

山田三郎兵卫

京乌丸通四条上ル二丁目

若山屋喜右卫门

此本国家图书馆有藏,但中国方面的著录,说它是“东京 若山屋喜右卫门刊本”,却是出于现在的日本首都在东京而产生的误解,“若山屋喜右卫门”所在的“京”,其实是指京都。(www.xing528.com)

中国方面又著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江户时代延享五年(1748)弘简堂刊本,未见,不详。

宽延本《论衡》流传、收藏较广,以下仅就个人所见略为介绍一二。

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宽延本《论衡》,为狩谷棭斋据宋本所校者。卷廿五末有狩谷棭斋跋语云:

以上以骏府稻川氏所藏一本校雠,其本宋诸帝讳字皆从缺笔,盖重雕宋椠者,今校曰宋本。惜卷廿六至卷卅缺失,今校以通津草堂刻本云。汤岛狩谷望之记。

所谓“骏府稻川氏所藏一本……其本宋诸帝讳字皆从缺笔,盖重雕宋椠者,今校曰宋本。惜卷廿六至卷卅缺失”,从其所描述之特征来看,盖即后来入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者,是为目前存世之《论衡》最早最善版本。关于此本之流传经纬,孙猛介绍云:“宋本则流传不辍,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二《宋椠本考》著录光宗刻本,宋讳阙画,乃加朱围,推测‘盖五山僧徒之所为’。狩谷棭斋(1775—1835)尝收藏宋本,据之撰《论衡校异》,冈本保孝(1797—1878)亦得宋本,撰《论衡考》。今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宋刊本,似即诸氏所收藏者。”[8]案孙猛推测是,诸本实为一本。“骏府稻川氏所藏一本”,后或归于狩谷棭斋。“狩谷棭斋求古楼所收,后归于况斋冈本缝殿之助。闻诸木村正辞氏:况斋之病将殁,属之于门人木村正辞氏,且捺一小印以为左券,卷首所捺小圆印即是也。后十洲细川润次郎先生介书肆琳琅阁而获之,是书遂升为秘府之藏。”“宋本之存于今日者,当奉是本为泰华矣!”(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二《宋椠本考》“《论衡》二十五卷<残宋光宗时刻本附明修本通津草堂本程荣本>”条)是其流传经纬如此。[9]又,所谓狩谷棭斋所撰之《论衡校异》,盖即校于此宽延本《论衡》上者欤?

静嘉堂文库所藏宽延本《论衡》全书卷尾,又有狩谷棭斋跋语云:

右卷廿六至卷尾骏府本缺,今以家藏通津草堂刻本校毕。其本卷尾,有“周慈写”题字,余别有嘉靖□年袁褧重雕宋板《六家文选》,亦题周慈名,则知通津本又嘉靖刻本也。《天禄琳琅书目》载,是本之纸质墨光系为明制,盖取文昌定本而重加校刻者。棭斋狩谷望之记。

狩谷棭斋说得没错,通津草堂本确实是嘉靖刻本,刊刻于嘉靖十四年(1535)。

此静嘉堂文库藏狩谷棭斋据宋本所校之宽延本《论衡》,为二十年前我初次访问日本时,由斯道文库高桥智先生带去静嘉堂文库看书时所阅。当时印象,尚历历在目,一晃已二十年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