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阳明投江,溺死在江边

王阳明投江,溺死在江边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卒表示同意,于是将王阳明封锁于一室内。沈玉、殷计通报给二卒,说道:“王阳明已决意投水自尽。”等快到夜半的时候,云月朦胧,二卒乘酒兴,打算逼迫王阳明投水完事。突然听到有物坠水之声后,便说王阳明已投江了。其时适逢乡试之年,王阳明的弟弟王守文正在省应试。正在此时,恰遇沈、殷二人也来寻找王守文报信。没过多长时间,又有人在江边发现了王阳明的两只鞋子前来报官。一时间众人哄传王阳明的确已被溺死。

王阳明投江,溺死在江边

王阳明在胜果寺一住就是两个月,一日午后,王阳明一个人在廊下纳凉,随身的僮仆正好都出外办事去了。突然,有两个兵卒打扮的人从外面走进来,上前问王阳明道:“你是王主事吗?”

王阳明对他说道:“是的,我正是兵部主事王阳明。”

二卒于是说道:“我二人有要事要对王大人讲。”说完就架着王阳明向大门外走去。

两人一路裹挟着王阳明同行,王阳明喘着气问道:“你们这是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啊?”

二卒不理王阳明的问题,只是说:“你只要向前走就知道了。”

王阳明说:“我正在生病之中,不能走路太多。”

二卒说道:“王大人先勉强支撑一下,路不远,我们也可以左右相扶,很快就到了。”

王阳明无计可施,只好任其所为,大约走了一里地的路程,后面突然又有二人飞驰而来。

王阳明观其相貌,这二人好像是自己熟悉之人。等这二人上前来,对王阳明说道:“王大人是否还认识我们?我们正是居住在胜果寺的邻居沈玉和殷计,素闻王阳明是当今的贤者,平时未敢当面拜见。刚才听说有官府仆卒挟持王大人而去,我们担心他们对大人不利,特追随至此,以察看王大人下落。”

二卒听了之后,大惊失色,便对沈、殷二人说道:“此人是朝廷的罪人,你们怎么能够亲近?”

沈、殷二人说道:“朝廷已贬谪王大人的官职,又有什么理由叠加罪名呢?”

二卒不理沈、殷二人的问话,只顾挟持王阳明继续往前走,沈、殷二人见状也只能尾随其后。

天色渐进黄昏的时候,五人一起行至江边一室中。二卒秘密地对沈、殷二人说道:“我们其实是奉了朝廷太监刘公公的命令,到这里是为了杀害王阳明大人的。你们二人万万不要横加干涉,赶快回去!”

沈玉说道:“王公是当今大贤,怎能让他死于刃下?”

二卒说道:“你所言有理。”说话间解开腰间所带青色细绳,长一丈有余,他把绳子递交给王阳明,说道:“我们允许你自缢而死,这下好很多了吧?”

沈玉又说道:“绳上之死和刃下之死,其惨虐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二卒顿时大怒,手拔利刀,厉声对沈、殷二人说道:“此事如果不完结,我们也无法回去复命,必然会死在刘公公手中。”

殷计说道:“足下不必发怒,让王公夜半自己投江而死,既保留了全尸,又不会累及我们地方,你们也可以完成任务,向你们的主人刘公处复命,岂不妙哉!”

二卒低声议论片刻,少顷便收刀入鞘,说道:“这样还差不多。”

沈玉于是又说道:“王大人性命于今天晚上将尽,你们且买酒来同饮,醉了就会忘记这样悲惨之事。”

二卒表示同意,于是将王阳明封锁于一室内。

王阳明呼沈、殷二人说道:“我今天必死无疑,只是还要麻烦你们向我的家人通报一声,帮我收尸。”

沈、殷二人说道:“我们愿意通报给大人的家属,还请大人亲笔书信方可!”

王阳明说:“恰好我袖中有白纸,遗憾的是没有毛笔。”

沈、殷二人说道:“我们理当帮你向酒家讨要!”

沈玉和一卒一起去市中买酒,殷计则和另外一卒一起在王阳明门外把守。

不一会儿,买酒者归来,一卒打开门,两人各自带了一个酒盅。沈玉斟满一杯酒敬献给王阳明,还未说话就已潸然落泪。

王阳明说道:“我得罪朝廷,死是我的宿命,我一点都不感到悲伤,你又何必为我悲伤呢?”说完,王阳明便举杯一饮而尽。

殷计又敬献一杯,王阳明也是一饮而尽。王阳明酒量不是多么的大,如是再三,于是便推辞说道:“我真的是不胜酒力了。承蒙你们二位的厚意,愿意帮我传递家书,接下来我要去写家信了。”

沈玉把笔递给王阳明。王阳明从袖中拿出白纸,顷刻间写诗一首。此诗(题为《绝命诗二首》)今留,如下所示:

学道无成岁月虚,(www.xing528.com)

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惭无补,

死不忘亲恨有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

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

日夜潮声泣子胥。

王阳明吟兴未尽,于是再作一首,如下:

敢将世道一身担,

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

百年臣子独无惭。

涓流裨海今真见,

片雪填沟旧齿谈。

昔代衣冠谁上品,

状元门第好奇男。

二诗写完之后还有绝命辞,据说在信纸后作有十字篆书,可惜并未保留下来。

沈玉、殷计通报给二卒,说道:“王阳明已决意投水自尽。”

事实上,这二卒本不识文字,只见王阳明挥笔如飞,片刻未停,两人面面相顾,惊叹王阳明真是天才。王阳明一边写一边吟诵,还时不时给这二卒斟满酒杯,不久二卒就有了醉意。四人互相劝酬,二卒很快便喝得酩酊大醉。

等快到夜半的时候,云月朦胧,二卒乘酒兴,打算逼迫王阳明投水完事。王阳明向二卒感谢保全自己全尸的恩情,然后径直走向江岸,回过头对沈、殷二人说道:“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请一定转告我的家人!”

话说完,王阳明踏着岸畔的沙泥向江中走去。二卒一来醉酒甚重,二来江滩潮湿不便紧跟着。于是两人站立在岸上,远远地看着这边发生的一切。突然听到有物坠水之声后,便说王阳明已投江了。一响之后四周寂然无声,旷夜一片凄凉。

二卒在江岸站立多时,仍放心不下,害怕王阳明不死,于是行至下滩搜寻踪迹,只见江滩上脱有鞋子一双,又有纱巾浮在水面上,其中的一个便说道:“王大人果然死了!”

持此二物打算走的时候,沈玉说道:“请留下一物,来这个地方的人发现后,就会知道王大人跳水溺亡的事情。等此事传至京城,也可以成为你们的证人!”

二卒回答道:“言之有理。”于是二卒扔下已经拿在手里的两只鞋子,只携带水中漂浮的纱巾回去复命。

却说之前外出的僮仆,等他们归回到胜果寺之后,一看不见王阳明踪影,问遍了寺庙的所有僧侣都没人知道王阳明的下落。于是他们立刻彻夜提灯各处去搜寻,然而依旧不见王阳明的人影。其时适逢乡试之年,王阳明的弟弟王守文正在省(杭州省府)应试。

仆人连忙将此情况报告给王守文。王守文马上报官,并报请公差以及该寺庙的僧侣们四下寻访王阳明下落。

正在此时,恰遇沈、殷二人也来寻找王守文报信。王守文接过绝命词及二诗一看,马上就判断出其果真是自己兄长王阳明的亲笔书信,一时间悲伤哀恸。没过多长时间,又有人在江边发现了王阳明的两只鞋子前来报官。官员将这两只鞋子交付给王守文,到这个时候大家都确信王阳明已经跳江死亡。

一时间众人哄传王阳明的确已被溺死。王守文送书信到家中,王阳明举家惊骇悲痛,惨怅之情自不必说。

龙山公王华派人到江边发现鞋子的地方,命令渔舟赶紧打捞王阳明的尸身,但是一连数日竟无所获。王阳明的门人听到这件事情后无不感到悼惜,这时候惟有徒弟徐爱却这样说道:“王阳明必然死不了!”

别人问起缘故,徐爱答道:“天生阳明,为其再兴千古绝学。怎么会因此等小事就死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