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校勘与校释方法的特点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校勘与校释方法的特点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諸子平議》是俞樾學術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末小學成就的代表作之一。本論文以《諸子平議》爲研究對象,通過與王念孫《讀書雜誌》、孫詒讓《劄迻》進行對比,探討了《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術語的使用與校勘、訓詁方法的用上呈現的特點,分析了俞樾《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上的成就與不足。總之,《諸子平議》作爲清代校釋子書的代表作,其學術價值值得關注,校釋上的得失值得研究。

俞樾《诸子平议》研究:校勘与校释方法的特点

[摘要]《諸子平議》是俞樾學術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末小學成就的代表作之一。《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方法上宗法王氏《讀書雜誌》,被梁啟超認爲是可以與《讀書雜誌》相抗衡,清代最精善之校勘著作。本論文以《諸子平議》爲研究對象,通過與王念孫《讀書雜誌》、孫詒讓《劄迻》進行對比,探討了《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術語的使用與校勘、訓詁方法的運用上呈現的特點,分析了俞樾《諸子平議》在校勘訓詁上的成就與不足。校勘方面:校勘方法上,《諸子平議》較少利用善本進行對校,以理校法爲主。在校勘材料方面,較少利用類書材料而多利用子書、史書材料,認爲類書材料“殆未足據”。校勘結論上,一方面,《諸子平議》部分利用他書異文、上下文法一律、文義一律校勘的結論存在強求一律的傾向;另一方面,對於字原因的解釋表現得比較謹慎,對同聲旁音譌字性質的判斷較爲客觀和審慎。對於同聲旁字,當無足夠證據證明二字相通假時,俞氏將之看作“字之”或“聲之”,或標明形音俱近,這有別於部分故訓家將同聲旁字一律視爲通假的作法。訓詁方面,訓詁理論上有所闡發,其中不乏閃光之處,豐富傳統訓詁理論體系。訓詁實踐中不囿成說,大膽質疑,糾正和補充了一些前人解的詞、句,直接推動了先秦子書注釋工作的進步。補充和豐富了子書校釋的內容。其中部分詞語訓釋結論已被《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語文工具書吸收,還有部分結論正確的訓釋成果有助於補充、豐富、完善辭書編纂中的詞條收錄、義項確立及例證的選取。此外,《諸子平議》在訓詁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現在:某些考釋有求之過深,好立新說之嫌;對前人及清代時賢已有的成果關注不夠,造成不必要的重複勞動;沾染有濫言通假之時病等。

總之,《諸子平議》作爲清代校釋子書的代表作,其學術價值值得關注,校釋上的得失值得研究。這是本研究的出發點,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內容。(www.xing528.com)

[關鍵詞]俞樾 《諸子平議》校勘 訓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