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内涵与教育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教学内涵与教育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处于对立统一体中。教学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传递人类社会的认识成果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教学这种教育活动,不仅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其他各方面教育的途径。科学式定义这是由得到经验证实的教学效果与有关的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的。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和命题对于教学概念和命题渗透的典型表现。

教学内涵与教育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人们对于其本质属性的揭示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在使用“教学”一词时,含义也不尽相同。现在一般认为,教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教学是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传授经验的活动;狭义的教学则是指在学校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的双边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处于对立统一体中。没有教师的教,或者没有学生的学,都不能构成教学活动。教和学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不存在没有“学”的“教”,也不存在没有“教”的“学”,教学永远包括教与学。因此,我们对教学这个概念必须做全面的理解,既要探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如何学的研究。

教学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传递人类社会的认识成果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因此,教学这种教育活动,不仅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其他各方面教育的途径。我们不能把“教学”和“智育”等同起来,否则,就会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以智育任务来代替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的错误倾向。

教学定义的五种方式

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B.O.Smith)在《教学的定义》(“Teaching:Definitions”)一文中把英语国家对教学含义的讨论做了归类整理,提出了五种定义的方式。

描述性定义 即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www.xing528.com)

成功式定义 即教学是成功,它表明教必须包含学这样一种思想,而且表明教学的核心背景是“教必须保证学”,即教学可以定义为X学习Y所教的内容的一种活动。教与学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意向性定义 即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意向性活动,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习。教学虽然在逻辑上并不一定包含学习的意思,但是教学有可能导致学习。教师可能教得并不成功,但他会争取成功。这个定义肯定了研究者研究教师的思想和方法。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受他的意向左右的,而他的意向是以教师自身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为基础的。

范式定义 即教学是一种规范性的行为活动方式。它表明,“教学”是个表示归属的词,代表着一族活动,这一族活动或行为方式要符合特定的道德条件,即“善意”的行为。如讲授、训练、引导等是教学,而宣传、威胁、恐吓等则不是教学。

科学式定义 这是由得到经验证实的教学效果与有关的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的。这种形式的定义被赖辛巴赫(Reichenbach)称为“由若干命题配合而成的定义”,其公式是a=df(b,c…)。其中,a指“教学有成效”这个命题,(b,c…)表示各种命题组合,如“教师发出反馈信息”“教师说明定义规则并举出正反两方面实例”等,=df表示a和(b,c…)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和命题对于教学概念和命题渗透的典型表现。

[资料来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33-2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