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泽厚文集:分室模型分析系统物质循环成果

郑泽厚文集:分室模型分析系统物质循环成果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牲畜库每年盈余24,954kg,作物库基本保持平衡状态。表6-16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状况(二)磷素循环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循环的模型见图6-4。每年输入牲畜库分室的饲料磷总量为11,657kg,其中系统自产量占55.9%,由系统外输入占44.1%。图6-4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循环模型系统磷素平衡状况见表6-17,所列系统磷素循环流动通道有14个。

郑泽厚文集:分室模型分析系统物质循环成果

(一)氮素循环

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见图6-3,由图可见,在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肥料无疑是补充氮素的主要方式。通过肥料输入土壤库分室的氮素为216,805kg,占氮素总输入量的96%,其中,化肥氮素占肥料总量的91%,而施入各种饼肥、人粪尿、家畜粪便等有机肥料氮素只占9%,肥料氮素中有53,327kg因挥发而损失。农田水系统氮素主要来源于降雨和灌溉水,降雨输入氮1847kg,灌溉水输入氮384kg。土壤渗漏水和地面径流是农田水系统氮素输出的主要途径,渗漏水输出氮1102kg,地表水输出氮247kg。仅就农田水系统而言,氮素输入大于输出,盈余882kg。每年作物库分室从土壤库分室吸收的氮素为142,700kg,这是由当年施用的化肥以土壤速效氮和碱解氮形式提供的。作物枯枝落叶为土壤库分室提供氮素3413kg,而作物根茎所含氮素因没有列入作物输出氮部分,且保留在土壤库分室中,故枯枝落叶归还中不计根茎含量。每年进入土壤库分室的各种作物种子所含氮素为3.477kg。作物库分室作物收获物中氮素的分配途径有:农产品中一部分以统购、议购出售,向社会输送的氮素为68,280kg;一部分用作人群消费,输出的氮素为30.405kg,占收获物中氮素的19.7%;一部分作为饲料供牲畜消费,所含氮素为23,957kg,占收获物中氮素的15.5%。农副产品中只有少部分供牲畜作饲料或弃之不用。据我们对典型农户的调查,由于当地缺少薪炭林、用柴林和其他燃料,故绝大部分秸秆用作燃料烧掉,没有稻草出售,仅少量秸秆还田。除去自然损耗量(按5%计),烧掉秸秆的氮量为24,699kg,占收获物氮素16%。还有豆科作物和绿肥输入系统的固氮量为11,531kg。高车分场的牲畜库分室有耕牛353头,每年消费稻草707,412kg,其含氮量为3.891kg,猪场的猪饲料大部分由系统外供给,而农户的猪饲料大部分由系统内解决,系统的鸡饲料只有很少一部分靠系统外输入,进入牲畜库分室的饲料总氮量为38,396kg,其中由系统外输入的饲料占37.6%,而由本系统作物库分室提供的饲料占62.4%,通过畜产品输出系统的氮素达3,684kg。

图6-3 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单位:kg)

系统氮素平衡状况见表6-16。所列氮素流动通道16个,通过输入、输出项比较,各库及系统氮素均有盈余。土壤库每年输入氮素225,926kg,输入大于输出,盈余28,550kg。牲畜库每年盈余24,954kg,作物库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在农田系统中,氮素输入项有生物固氮、肥料和水流共230,567kg,输出项有农产品、饲料、土壤水渗漏和田面挥发,损失氮素为202,017kg,输入项超过输出项,盈余28,550kg,由系统外输入的总氮量为235,248kg,输出系统的总氮量为181,744kg,盈余氮量为53,504kg。由此可见,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除能保证各库正常循环利用外,尚有部分盈余,故应减少农田氮素输入。当前,包括高车分场在内的许多武农分场,由于施用化学氮肥过多,已引起当地农田地下水的污染,成为地下水“三氮”高浓度区,将影响农民健康,要引起注意。

表6-16 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状况(kg/年)

(二)磷素循环

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循环的模型见图6-4。在土壤库分室中,肥料是磷素的主要来源。通过肥料输入的磷为85,704kg,其中化肥无机磷75,320kg,占肥料输入量的87.9%。面饼肥、人畜粪便输入磷10,375kg,有机肥输入量占肥料输入量的12.1%。在农田水系统中,四水流磷含量是灌溉水>渗漏水>流出水>降雨水,降雨和灌溉水的磷素为806kg,而渗漏水和流出水输出磷素为376kg。仅就农田水系统而言,磷素盈余430kg。作物库分室磷素输出有三种途径:一是种子、作物自然回归土壤,由此输出的磷素有2734kg;二是作为牲畜饲料,饲料主要有糠麸、麦子、稻草和瘪谷等,含磷总量为6435kg;三是人群消费、居民作燃料和出售农副产品,输出的磷量为46,078kg。三种输出比例分别为4.9%,11.7%和83.4%。由此可见,大部分磷素离开本场农业生态系统;仅11.7%进入牲畜库分室被牲畜利用,当然,牲畜粪便可携带磷素进入土壤库分室参加多层次循环而重复利用;还有4.9%返回土壤分室再重复利用。在牲畜库分室中,磷素输出除以牲畜粪便形式还田外还通过向社会出售产品,每年随牲畜粪便输入土壤分室的磷素为6,870kg,每年畜产品输出磷为691kg。牲畜库分室磷素有两个来源,一是作物库分室提供;二是从系统外输入。每年输入牲畜库分室的饲料磷总量为11,657kg,其中系统自产量占55.9%,由系统外输入占44.1%。

图6-4 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循环模型(单位:kg)(www.xing528.com)

系统磷素平衡状况见表6-17,所列系统磷素循环流动通道有14个。作物库分室的输入项只有作物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磷素55.275kg,输出项包括出售农产品、人群消费、秸秆作燃料、饲料、种子和自然回归土壤。输出和输入基本处于平衡状况。土壤库分室中,每年磷素输入量为89,444kg,输出量为55,651kg,输入大于输出,盈余33,793kg。牲畜库分室中,输入大于输出,盈余结果为3896kg。从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看,输入量为86,710kg,输出量为52,917kg,盈余33,793kg。从农业生态系统看,输入量为84,834kg,输出量为47,145kg,盈余37,689kg。从表面上看,高车分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是不缺磷的,但这只是从全磷量而言,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磷在土壤中发生化学固定作用,而难以被作物吸收,因此该分场土壤中速效磷还是不能满足作物需要的。

表6-17 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kg/年)

(三)钾素循环

钾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它的丰缺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高车分场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循环模型见图6-5。在土壤库分室中,施肥的总钾量为19,982kg,其中化肥钾素9128kg,占肥料输入量的45.7%;棉饼、豆饼、菜饼等有机肥输入钾素1037kg,占有机肥料总钾量近10%;土壤库分室从农家肥、人粪尿输入钾素2150kg,占肥料输入钾量10.7%;系统内牲畜库分室向土壤输入的粪肥钾素为7667kg,牲畜粪钾素输入量占肥料总钾量38.3%,各种肥料输入土壤库分室的钾量是化肥>牲畜粪便>人粪尿>饼肥。降雨和灌溉水是水系统向农田输钾的主要方式,而土壤渗漏水和田面径流是输出的主要方式。由灌溉水输入土壤库的钾素为16,966kg,而降雨只有1,312kg,通过土壤渗漏水流出系统的钾素为7019kg,地表径流携走的钾素为3636kg,农田水系统钾素盈余7632kg。随种子进入土壤库分室的钾素为834kg。作物生长过程中枯枝落叶归还土壤的钾素为24,770kg。土壤库分室钾素输出的最主要方式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全年各种作物从土壤库分室中吸取钾素量达169,708kg,是其他输出总和的16倍。作物库分室的农作物产品输送给系统人群消费的钾素为6708kg。更多的农产品被国家征购和议购带出系统,由此输出的钾素为15,556kg。部分农副产品作为牲畜饲料,供系统的牲畜库分室,其饲料含钾量为831,987kg。农副产品的秸秆大部分用作燃料,由此耗掉的钾素为89,853kg,占输出量53%,是作物库分室钾素损耗输出的主要方式。从作物分室进入土壤分室的种子含钾834kg,枯枝落叶归还土壤的钾素为24,770kg。在牲畜库分室中,钾素输出只有畜产品出售和牲畜粪便还田两种方式,通过牲畜粪便从牲畜库分室输出的钾素为7667kg,畜产品携走钾素为523kg。牲畜库分室钾素来源有饲料和水(忽略不计),由系统外输入的饲料钾素为5089kg,占饲料钾量13.7%,系统内自产饲料输入牲畜库分室的钾素为31,987kg,占饲料钾量86.3%。

图6-5 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循环模型(单位:kg)

系统钾素平衡状况见表6-18。所列系统钾素循环流动通道有14个。土壤库以种子、自然归还、肥料、水流等方式输入的钾素为63,873kg,以流失、淋失水和被作物携出的钾素为180,363kg,输出大于输入,共亏缺116,490kg。从各库来看,牲畜库钾素盈余28,886kg,作物库钾素收支平衡,但整个农田生态系统是钾的输出超过输入,共亏缺116,490kg。就整个农业生态系统而言,以畜产品流失、淋失和秸秆燃烧等方式输出系统的钾素达123,295kg,而通过饲料、肥料、灌溉输入系统的钾素仅35,691kg,可见输出明显大于输入,钾素亏缺87,604kg。因此,该系统钾素不能满足系统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这反映武湖地区农业生产上长期忽视钾肥,同时也与农业生资部门钾肥供应不足有关。今后必须对系统增加钾素输入量,以保证该场系统农业高产、高效和优质。

表6-18 农业生态系统钾素平衡状况(kg/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