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歌曲弹唱教程:艺术特征解析

幼儿歌曲弹唱教程:艺术特征解析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使幼儿容易接受,幼儿歌曲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或单纯集中地描绘、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讲明普通的事理。常见的幼儿歌曲,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但为数不多。就组成每句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其中,三言、五言、七言是基本句式。

幼儿歌曲弹唱教程:艺术特征解析

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幼儿歌曲最早是在幼儿的摇篮旁,伴随着母亲的吟唱进入幼儿生活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为使幼儿容易接受,幼儿歌曲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或单纯集中地描绘、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讲明普通的事理。如儿童文学家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的语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幼儿在诵唱这首儿歌时,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从而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道理。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比较浅显,因此,为他们创编的幼儿歌曲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常见的幼儿歌曲,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但为数不多。就组成每句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其中,三言、五言、七言是基本句式。短小、简单,自然就易学易唱。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仅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幼儿一个关于青蛙吃害虫的生活常识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www.xing528.com)

幼儿歌曲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合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歌曲语言可以调动他们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语言活泼的特点。

四、语言通俗,音乐性强

幼儿歌曲的语言一般接近口语,读起来顺口、流畅,易读、易记、易唱。易唱指的是语言具有音乐性,如河南传统儿歌《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妹妹头上戴一朵。”语言不仅明白如话,而且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开头两个六字句,各为三个整齐的二字音节;之后转为两个三字句,并换韵;最后是常见的三三七句式,既与上两个三字句相协调,又从中生出音节上的变化。整首歌曲可谓明快流畅,音乐性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