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哲学:性的返本复初,不失其真,不淫其性

庄子哲学:性的返本复初,不失其真,不淫其性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家认性为原始状态,不涉人为,故主张返本复初。《道德经》第十六章此老子主张全性,而庄子则主张任性。《在宥》彼以为加上人工,皆为戕性而悖天。因是庄子对于性有二主张:一、不失其性,二、不淫其性。《在宥》如前所引伯乐治马,即失马之真性。后世治民,立政令赏罚,亦使民失真性。《在宥》其主去智、无情,盖亦为妨止淫性也。

庄子哲学:性的返本复初,不失其真,不淫其性

道家认性为原始状态,不涉人为,故主张返本复初。老子曰: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又曰: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

此老子主张全性,而庄子则主张任性。如曰:

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缮性》

吾所谓臧者,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骈拇》

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落即络字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秋水》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在宥》

彼以为加上人工,皆为戕性而悖天。又曰: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马蹄(www.xing528.com)

此与老子所谓“代大匠斫,伤其手”之理相同。因是庄子对于性有二主张:

一、不失其性,

二、不淫其性。

何谓失性?庄子曰: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天地》

何谓淫性?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苏舆云:在,存也。存诸心而不露是非善恶之迹,以使民相安于混沌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在宥》

如前所引伯乐治马,即失马之真性。后世治民,立政令赏罚,亦使民失真性。如曰:

……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在宥》

其主去智、无情,盖亦为妨止淫性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