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芍陂的由来与演变:水经注记载

芍陂的由来与演变:水经注记载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来看芍陂的得名问题。《水经注·肥水注》载:芍陂的水源是渒水。这些事实表明,孙叔敖为令尹期间首倡、主持兴建芍陂是极有可能的。至于子思造芍陂一事,史书所载疑点较多。这些记载说明了芍陂所起的重要作用。这说明,一是历代官僚、豪强毁湖为田是芍陂缩小的主要原因。二是各水源及芍陂,因受黄河泛滥时所夹带泥沙淤淀,也是一原因。

芍陂的由来与演变:水经注记载

“芍陂”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的一处大型人工湖泊,它位于今安徽六安县以北、寿县以南的渒河流域,其残留部分在寿县境内,称之为“安丰塘”,现据有关专家研究成果予以概述。

先来看芍陂的得名问题。《水经注·肥水注》载:芍陂的水源是渒水。渒水在五门亭南分出一支名为断神水。断神水向东北经五门亭东,又东北经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豪水“又东北经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27]这段记载说明,芍陂是因为其西面有白芍亭而得名。

芍陂这一人工湖泊是谁最早兴修的呢?关于这一问题,史书所载有两说:《后汉书·王景传》载:庐江“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水经注·肥水注》载:芍陂“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这两条材料是说春秋楚国相孙叔敖始凿芍陂,而《皇览》补注则记载:楚大夫“子思造芍陂”。以上两说,何说为是,现仍无法最后确认。不过,从我们所接触到的资料看,孙叔敖确有其人,他曾是春秋时楚国令尹,被称为“贤相”。同时《水经注》中还有为孙叔敖建祠的记载。在孙叔敖为楚令尹的时期,楚国的疆域也已达到了芍陂地区。这些事实表明,孙叔敖为令尹期间首倡、主持兴建芍陂是极有可能的。至于子思造芍陂一事,史书所载疑点较多。首先,楚国有无子思其人,因记载缺略,一无所考;其次,作为“子思造芍陂”出典的《皇览》一书早佚,史料无法查对,现仅以“补注说”为据,说服力显得不强;第三,《皇览》补注说:扬州九江郡当涂县东山乡有子思冢,但未记载建祠一事,而《魏书·任城王云传》载:涂山东有孙叔敖墓,并建有祠;再据历代十数种修陂碑刻资料,都说芍陂为楚令尹孙叔敖所作。这就说明,子思造芍陂不太可信,而孙叔敖造芍陂则较为可信。

芍陂在始创时期及全盛时期的规模以及所起作用怎样?据《水经注·肥水注》记载:“陂周一百二十许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28]实际上,在芍陂全盛时代,陂周约三百里,面积可能在一千平方里左右。芍陂的作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防洪,二是备旱,即所谓“吐纳川流”。另据记载,在北魏时,芍陂有五个水门,至隋代时水门增至三十六个,“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29]。唐代时,在芍陂屯田,“厥田沃地,大获其利”。《宋史·张旨传》载:芍陂“灌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30]。这些记载说明了芍陂所起的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可是,芍陂自魏晋时起却有逐渐遭受破坏的记载,如汉献帝建安十四年春三月,曹操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其规模隋、唐、宋时最大,但那时芍陂也开始缩小了,至于原因何在呢?具体讲,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毁陂为田。路岩《义昌军节度使浑公神道碑》载:芍陂“为力势者幸其肥美,决去其流以耕”。

《宋史·李若谷传》载:“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31]

到了明代,芍陂大为缩小,其面积仅有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左右。这说明,一是历代官僚、豪强毁湖为田是芍陂缩小的主要原因。二是各水源及芍陂,因受黄河泛滥时所夹带泥沙淤淀,也是一原因。芍陂的水源主要有渒水、肥水和龙穴山水等,在这些河水流入时都带有少量泥沙,洪水季节带入泥沙较多,经年深日久,陂内泥沙越淤越多,陂越来越浅,历史上统治阶级又不注意疏浚、整修,特别南宋后,黄河数次决口,南入淮河,致使淮水一时难以排泄入海,结果倒流,部分洪水甚至泄入芍陂,从而又把大量泥沙带入,这又造成和加速了芍陂的淤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