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知、情、意、行各有不同的特点,对它们的发展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

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1)道德认识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2)道德情感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3)道德意志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

(4)道德行为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1)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有正确的道德行为,但道德认识并不能说明个体思想品德的真实状况,不能以此作为衡量道德品德的标准。

(2)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认识要转化为道德行为,需要一种巨大力量驱使其接受或者拒绝,而强烈的道德情感可以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促进其更好的转换。

(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现实生活表明,在道德两难面前,很多意志薄弱者往往选择改变初衷,屈从现实,而意志力强大的人,往往能够矢志不渝地坚持贯彻自身的正确选择。尤其是青少年,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在面临道德抉择过程中更加表现出摇摆不定,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道德意志,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崇高的责任感,才能最终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是关键,是衡量个体思想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光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种行为不单单指一个人一次行为或者活动,而是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高尚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德行优良。

题目示例

1.【2019年上·单选】古人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属于德育过程中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2.【2020年上·单选】王守仁明确提出,“今教童子”必须“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这表明,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  )。

A.道德认识的提高 B.道德情感的发展

C.道德意志的锻炼 D.道德行为的训练

【答案】A

3.该规律对德育开展的要求

(1)遵循这一规律,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多端性,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3)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由于知、情、意、行各有不同的特点,对它们的发展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如道德认识的获得应该采取讲解、阅读、谈话和讨论的方法来实现;道德情感的激发则需要通过角色扮演、陶冶等体验式方式来进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则需要经过活动、训练和锻炼的方法来实现。(www.xing528.com)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2.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此德育过程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具有社会性。同时,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育人活动,可以对学校内部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调节,使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也具有可控性。

3.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3)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4.该规律对德育开展的要求

根据这一规律,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劳动、社会政治活动、各种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这些多方面的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社会道德经验,并得到实际锻炼。当然,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的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两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2.“两化”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1)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这个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现有的品德状况是个体接受外在道德要求的起点,外在的道德要求只是个体品德发展的条件,它要转化为个体品德的一部分,就必然受到现有品德结构的制约,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外在道德要求通过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通过内部心理矛盾的运动,个体的品德得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内部心理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

(2)由于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作为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进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帮助他们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同时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3.该规律对德育开展的要求

德育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实际上,很多时候,教师的外在道德要求是符合学生已有的品德现状的,但学生仍对这种道德要求“无动于衷”,其中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没有被激起。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产生心理内部矛盾。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长期反复的结果

(1)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

(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该规律对德育开展的要求

由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特点,作为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