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

低碳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高碳生产”相比,低碳生产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整体预防。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低碳排放,即努力降低或减少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低碳生产,同时也就失去了低碳生产的意义。在相对低碳排放基础上,实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绝对低碳排放是低碳生产的基本特征。

低碳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

与“高碳生产”相比,低碳生产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预防。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质流、能量流、污染物流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整体预防”措施及最佳的管理模式,实现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最小的环境影响,最优化的生产水平。其中,生命周期评价(Life Circle Assess-ment,LCA),也称寿命周期分析(Life Circle Analysis)的运用是“整体预防”环境战略的具体表现。

(2)源头控制。在低碳生产模式下,彻底改变了线性生产及末端治理等传统模式下被动、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采取“源头控制”手段,强调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效率高,并且经济效益好,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3)低能耗。工业生产中的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直接能耗由第一次能源消耗(煤、油和天然气等)和第二次能源消耗(煤气、电和蒸汽等)组成;间接消耗是指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厂房等在其取得或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两者之和称为全能耗。产品生产的全能耗示意图如图3-1所示。

978-7-111-49363-1-Chapter03-1.jpg

图3-1 产品生产的全能耗

在全面研究能源消耗、实现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问题时,应同时考虑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既要千方百计降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直接能耗,又要千方百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充分发挥设备、厂房的作用,使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的间接能耗最低。低能耗既是工业企业低碳生产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又是工业企业实现低碳生产的前提条件。

(4)低碳排放。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低碳排放,即努力降低或减少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必须是低碳排放的生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低碳生产,同时也就失去了低碳生产的意义。

低碳排放可以分为相对低碳排放和绝对低碳排放两项。前者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而言,如果生产过程中单位碳要素投入带来经济利益的相对增加,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低于生产产出(可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销售收入表示)的增长幅度,则可称为相对低碳排放;后者则强调一定时期内一个企业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www.xing528.com)

然而,即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实现了相对低碳排放,由于过度追求生产发展,碳排放总量依然可能大幅度增加,从而无法遏制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因此,低碳排放不应仅仅是相对低碳排放,而应以整个国际社会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为目标。在相对低碳排放基础上,实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绝对低碳排放是低碳生产的基本特征。

(5)低污染。在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排放来自能源使用和工艺排放,其中约有36%来自工业;而在工业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钢铁、水泥、塑料、纸和铝五种主要原料的生产排放占到了56%以上。实现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即通过不断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会使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得到明显改善。

(6)高产出。高产出是指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有关低碳生产的研究中,我们引入碳生产力指标,用以衡量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碳生产力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产品产值或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总值(GDP),其数值越高,表明低碳生产的实现程度越高。

(7)行业性。行业性是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及由此引起的碳排放强度不同。在三个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能耗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耗强度越高。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生产的重点行业。

(8)层次性。层次性是指应从微观、中观或宏观不同的层面分析低碳生产的实现方式。

首先,在微观层面,不管处于社会发展的何种形态,生产活动都是由不同的微观主体(个人或企业)进行的。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低碳生产的内涵就是指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此外,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就会产生能源过度耗费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生产运营方案不佳,也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因此,低碳生产的内涵应从环境的概念扩展到能源消费及生产效率等方面。

其次,汇总一个行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的众多微观主体的生产活动,从而构成了中观或宏观层面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或总体。中观或宏观层面的低碳生产就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目标,以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9)持续改进。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论是降低能耗,还是减少碳排放,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做到的,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是持续不断地降低全能耗及碳排放的改进过程。因此,应该基于“持续改进”及“动态平衡”的思想,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探索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实现途径。具体包括:①减少碳源排放;②提高机器、设备的能源效率;③减少浪费,主要是指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时间、等候时间及排队时间,杜绝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④有效利用人、财、物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排队及等候时间、生产优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