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兰山植被特点:分布广、面积大,草原为主

贺兰山植被特点:分布广、面积大,草原为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贺兰山最富特色的山地植被景观类型,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8%,仅次于荒漠景观。山地草原是贺兰山重要的植被类型,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1%,多分布于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山地阳坡、半阳坡或山麓地带,由山地典型草原和低山、山麓荒漠草原组成。3000米以上阴、阳坡分异不明显,均分布高山柳和鬼箭锦鸡儿高寒灌丛。(三)水平分异贺兰山的东、西坡及南、北、中段植被类型差别明显,形成特殊群落类型。

贺兰山植被特点:分布广、面积大,草原为主

(一)垂直分异

贺兰山是宁夏与内蒙古交界最高山地,相对高差大,主峰进入高山范围,山地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带谱比较复杂。按植被类型划分4个植被垂直带:山前荒漠与荒漠草原带—山麓与低山草原、灌丛带—中山针叶林带—高山、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各垂直带中有的还可再划分2~3个垂直亚带,如草原带可划分为山麓荒漠草原亚带和中低山典型草原亚带,针叶林带可划分为中山下部温性针叶林(油松林)亚带和寒温性针叶林(青海云杉林)亚带,进入2800~3100米亚高山范围还可划分出含高寒灌木的亚高山针叶林(青海云杉林)亚带。

前述植被带形成6个植被景观带。

亚高山灌丛、草甸景观系贺兰山分布最高的植被景观类型,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分布于海拔2800~3500米,年降雨量400~430毫米。亚高山、高山垂直带多为陡峭山坡或在山脊附近,通常海拔3000~3500米,以呈斑块状高山柳和鬼箭锦鸡儿灌木组成高寒灌丛与高山蒿草等多年生耐寒草本为主,形成高山、亚高山草甸构成镶嵌分布,形成高山灌丛与草甸植被复合景观。海拔2800~3000米,由银露梅、小叶金露梅等寒温性中生灌丛组成亚高山灌丛景观,其间多分布较大面积裸岩斑块及亚高山草甸斑块。高山草甸多分布于土质较厚生境,贺兰山山顶附近陡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难以形成较大面积的高山草甸,多以斑块状与高寒灌丛群落组成复合植被。

集中分布于贺兰山中段海拔1900~3100米、年降雨量250~340毫米山地垂直带,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0%。以寒温性青海云杉针叶林和温性油松针叶林为主,东、西坡分异明显。东坡油松林面积较大,分布于海拔1900~2400米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2400米以上多为青海云杉。西坡以青海云杉林为主,分布于海拔2000~3100米阴坡及水分条件较好的半阴坡;油松林多分布在2300米以下阴坡及水分条件较好的半阴坡,面积较小。贺兰山东、西坡沟谷、半阴坡及海拔较高半阳坡分布少量杜松林斑块。东、西坡落叶阔叶林分布极少,常在沟谷边缘、山坳或针叶林采伐地形成山杨和灰榆斑块,构不成完整植被带。系贺兰山最富特色的山地植被景观类型,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8%,仅次于荒漠景观。贺兰山海拔1500~2500米山地阳坡、半阳坡及较低海拔阴坡干燥度较大,森林或中生灌丛难以大面积生长,仅稀疏生长耐旱性较强的灰榆或杜松,郁闭度不超过30%,形成一独特的灰榆、杜松疏林景观带,以灰榆疏林为主,较高海拔处常形成杜松疏林斑块。通常灰榆与旱生灌丛、多年生草本组成疏林—灌丛、疏林—灌丛—草原或疏林—草原景观。

山地灌丛是贺兰山较复杂的植被景观类型,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6%,分布于海拔1800~2700米山坡。依植物组成与生境划分为3种类型:由匍匐灌木臭柏组成山地常绿针叶灌丛景观,呈团块状分布于海拔2300~2700米半阳(阴)坡或阴坡云杉林缘;由羽叶丁香、栒子木等中生灌木组成山地夏绿阔叶灌丛景观,分布于海拔1800~2800米山地阴坡、半阴(阳)坡及沟谷等相对湿润生境;蒙古扁桃等组成旱生灌丛分布于海拔较低山坡、沟谷干河床及悬崖峭壁等相对干旱生境。

山地草原是贺兰山重要的植被类型,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11%,多分布于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山地阳坡、半阳坡或山麓地带,由山地典型草原和低山、山麓荒漠草原组成。山地典型草原处于山地森林带以下海拔1800~2300米平缓坡地,呈片状,不成带,常与灌丛形成复合群落、重度退化群落。较低海拔土质坡麓多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石质山坡多为戈壁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常伴生旱生灌木、半灌木。草甸草原仅有斑块零星分布。

贺兰山地处荒漠区,基带及南、北两端山势较低,干旱程度大,低山区多为荒漠植被,约占贺兰山总面积的42%。荒漠景观主要为草原化荒漠景观,分布于海拔1300~1500米地形倾斜的山前坡地、洪积扇、低山丘陵灰漠土土壤地带,年降水150~200毫米。植被以红沙、珍珠等群落为主,常伴生多年生禾草。(www.xing528.com)

(二)坡向分异

贺兰山山体同一海拔高度坡向不同,水热组合则不同,同一垂直带或亚带植物群落差别大。阳坡和半阳坡多为山地典型草原亚带草原群落,阴坡、半阴坡多为中生灌丛,较陡阴坡有灰榆和杜松疏林。山地温性针叶林亚带与平缓阴坡油松林相对应是阳坡灰榆疏林;平缓半阳坡是中生夏绿阔叶灌丛。山地寒温性针叶林—青海云杉林是贺兰山垂直带谱中最广的类型,海拔2200~3100米西坡北寺沟、水磨沟、镇木关沟和海拔2400~3100米东坡中段各沟阴坡、半阴坡为林下油松林带区段;海拔2000~3100米西坡哈拉乌沟、南寺沟阴坡、半阴坡和与青海云杉林相对的阳坡下段(2700米以下)是灰榆疏林,上段(2700~3100米)是银露梅和小叶金露梅亚高山灌丛,2400~2700米半阳坡常出现团块状臭柏(叉子圆柏)灌丛。3000米以上阴、阳坡分异不明显,均分布高山柳和鬼箭锦鸡儿高寒灌丛。地形较平缓,土质稍厚地段有斑块状蒿草高寒草甸。

(三)水平分异

贺兰山的东、西坡及南、北、中段植被类型差别明显,形成特殊群落类型。山体东坡窄陡,西坡宽缓,水热状况不同。东坡山基海拔低,气候稍暖,年均温度8℃以上(石嘴山8.2℃、银川8.5℃)。≥10℃积温3300℃左右,山口和沟谷村民种植臭椿、桑、枣、核桃树等皆华北地区常见树种,西坡则无。东坡山脚下、浅沟谷常见酸枣灌丛,油松林带下部常见虎榛子灌丛、甘蒙锦鸡儿灌丛及零星分布白桦等极少见于西坡。西坡山基较高,气候温凉,年均温度8℃以下(巴彦浩特7.6℃),≥10℃积温3000℃左右。山麓中段哈拉乌沟有一较宽(1~1.5公里)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带,靠近山体有短花针茅与冷蒿组成的群落,向外是较纯短花针茅群落,两组群落内未见荒漠植物。再向下见到混生珍珠的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黄土性棕钙土土壤;与东坡低山带土壤石质性较强,较零散,常混有大量灌木亚菊及荒漠植物的短花针茅草原迥然不同。西坡沟谷深长,水分条件较好,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分布的杜松林、紫丁香杂木林、乌柳灌丛、西北沼委陵半灌木丛、坡脚的醉马草草甸及山麓和南、北段低山带大面积的荒漠锦鸡儿、卷叶锦鸡儿旱生灌丛等,在东坡很少见到。

贺兰山北段荒漠化程度较高,与东阿拉善草原化荒漠连成一体,分布大面积的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特有沙冬青群系、戈壁荒漠特征种松叶猪毛菜群系,西鄂尔多斯特有四合木群系,南段极少见。南段荒漠化程度不及北段,分布喜暖、旱生性较强的羽叶丁香灌丛和贺兰山特有的斑子麻黄垫状灌丛,北段未见。斑子麻黄在中段东西两侧沟口及山麓均有分布。中段系贺兰山主体,植物群落丰富,垂直带较完整,分布针叶林群落、高山灌丛、高寒草甸及多数中生灌丛,在南段、北段极少见到,仅有北段最高峰塔什克梁(海拔2436米)附近分布岛状臭柏和旱生特征较强的小叶金露梅灌丛。

东、西坡分异,北、中、南段差别及各具特色的群落类型为贺兰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增添了丰富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