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城市史:中国最大城市之一,世界重要性降低

苏州城市史:中国最大城市之一,世界重要性降低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这些数据,不管是关于中国的还是关于苏州的,都展现出一种变化。我们在1229年地图上所看到的苏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与运动相伴随的破坏——作为这个城市民间传说的一部分——据说损耗了苏州将近50万人口,这些损耗的人口大多数定居在著名的西部城郊,其中很大一部分或许只是暂时的难民。这个世界在15世纪的收缩导致这两个城市在其历史中的非连续性和重要性降低。

苏州城市史:中国最大城市之一,世界重要性降低

我们非常幸运拥有一张巨大的,并且相当精确地刻在石头上的苏州地图,这张地图向我们展现了1229年时的苏州。[5]将这幅地图的拓片与1945年航拍的照片放在一起比对,展现了苏州城市形态确实非凡的稳定性。[6]在其他文明中是不可能寻找到类似的例子的;就是说,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在其从1229—1945年持续而繁荣的存在中展现出物质形态上从早期到晚期的相似性。城墙和护城河一模一样;城门也差不多如此,只有一两处发生了轻微的改变或增加;街道和水道也一模一样,大多数同样的桥梁出现在两张照片之中;一些主要的建筑物也坐落在相同的地点,有同样的名字。一项主要的变化出现了:一片内城墙(inner-city wall)(相当于帝国首都的紫禁城),一开始修建是为了把政府办公的场所围起来,现在被移除了,一些政府办公场所已经坐落在了内城墙之外。从历史中我们知道,是明朝的建立者在1368年命令采取了这项行动,以便消除这些建筑与在导致元帝国衰亡和明帝国建立的战争中刚刚被消灭的对手之间的联系。从南宋时期到现在的几个世纪内,历史似乎只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城市实体上的巨大印记。然而,形态的惊人延续性和相似性并不能鼓励我们转向“没有变化的中国”这一概念。1945年的中国距1229的中国整整相差716年,在这段时间中,中国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1229年中国人口在一亿多徘徊。[7]到1945年,中国人口将近5亿。苏州人口在1229年估计有30万人,到1945年大约60万人。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苏州人口以平稳的趋势增长,在某些点上(例如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人口可能要比1945年高一点,但并不是非常明显。所有这些数据,不管是关于中国的还是关于苏州的,都展现出一种变化。它们展现了变化的不同速率,也展现了相互关联的城乡发展速度以及整个变化过程的微妙复杂性。总之,我们关注的是一个有活力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垂死的中国。

我们在1229年地图上所看到的苏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由于中国的城市并不是一个法人实体(corporate entities),中国的统计通常并不单独保存我们称之为城市人口的数据,而是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数据包含于其所属的行政单位,也就是县、府的统计数据之中。因此,上文1229年苏州30万人口的数据是一种估计,但这种估计并非很离谱。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苏州人口在1229年以后曾经低于这个点,并且很有可能在1229年前的几百年,苏州人口就可能已经达到了这一规模。可能在16世纪,苏州人口已达到50万,并且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接近100万。与运动相伴随的破坏——作为这个城市民间传说的一部分——据说损耗了苏州将近50万人口,这些损耗的人口大多数定居在著名的西部城郊,其中很大一部分或许只是暂时的难民。1911年,一位善于观察的长期居民对苏州包括城郊人口进行了估计,大约是70万人。[8]民国时期警察和其他行政机构估计显示,苏州人口大约在50万—60万之间。考察这些数字的关键点是,我们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城市,它们像苏州一样在12或13世纪达到相同的规模,以一种平稳也许是缓慢的速度发展,并且在过去的七或八个世纪中依然是其所处区域的主要城市?答案是:除了苏州和其他一些和苏州同等级的中国城市,基本没有。[9]

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城市进行一些比较是有益的。大多数的历史学家认为,罗马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城市,同时认为,在罗马帝国衰落和现代欧洲崛起之间的漫长世纪中,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在其发展的巅峰时期,也就是10世纪和11世纪,其实际人口达到了100万的规模,但是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导致其衰落并攻陷它前夕,其人口下降到大约只有3万。在这之后,其人口又快速增长,在该世纪末,人口达到了10万,到1600年为止,人口达到了70万。[10]作为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和君士坦丁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非连续性,因为,除了人口下降和恢复这一事实外,毫无疑问它显示了先前对这片区域并不熟悉的人所创建的继任政权对原先政权的替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成为了一座新的城市;它获得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国家宗教,一种新的文化,以及充当新民族国家首都的新角色。尽管如此,毫无疑问,君士坦丁堡是16世纪以来欧洲最大的城市。在中世纪,其他两座最大的城市是科尔多瓦(Cordoba)和巴勒莫(Palermo),它们在13和14世纪人口都达到了50万的规模。它们(尽管事实上巴勒莫在11世纪以来连接了两个世界)最初也是在和西欧文化不同的另外一种文化世界中建立起来的。这个世界在15世纪的收缩导致这两个城市在其历史中的非连续性和重要性降低。1200年,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只有巴黎有10万多居民;伦敦可能有2万多居民。到1300年,巴黎增加到15万,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比如著名的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它们或多或少有10万人口的规模。罗马,迟至1447年,仍然只有8万居民,这只是公元2世纪罗马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此时的罗马城只占据了奥勒良城墙(Aurelian walls)内区域的十分之一。除了三四个处于苏格兰低地的大城市人口达到了5万的规模,15世纪处于阿尔卑斯山以北欧洲的那些在后来将成为大中心的所有其他城市,其规模只比得上中国人口在1万到2万之间的市镇(market towns),尽管这些城市在当时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中国市镇。将视野转向西欧之外,大马士革在8世纪鼎盛时期是相当小的,大约只有1.5万人口。巴格达在1258年被蒙古灭亡之前大约有100万居民,在这段时期内,蒙古正从西亚到中国洗劫其他的大城市。印度和其他一些伟大的远东文明也发展出了几座人口规模在50万左右的城市,但是,它们并没有延续其作为主要中心的历史。(www.xing528.com)

上述的比较旨在说明,13世纪的中国,就像马可·波罗(Macro Polo)所指出的那样[11],已有大量其他地方闻所未闻的具有相当规模与繁华程度的城市。苏州并不是国家的首都,并且也从来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然而威尼斯并不能与其相比。当马可·波罗在13世纪晚期从中国返回威尼斯的时候,威尼斯还没达到它最大的发展;在1300年,毫无疑问苏州的规模要比当时的威尼斯大三倍。两个世纪以后,威尼斯在达到它发展顶峰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有着接近20万居民的城市,其居民分散在117个沿海岛屿上,使用150条运河,并有400多座桥横跨其间。尽管苏州是一座内陆城市,但有时候苏州也会被称为中国的威尼斯。作为比较的一个点,一位19世纪的著名诗人声称苏州有390座桥,并且方志也持续记录了大约400座桥,最终这些桥多数用石头筑成,并且在其后的几个世纪内一直在使用。在许多方面,威尼斯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但是在大多数方面,已被中国的二十几座城市所超过,这些中国城市经历并保持着其平稳的增长,并且发展其城市形态及城市道路,直到现在。苏州是众多区域性主导城市中的一座,这些城市长期繁荣,人口基本维持在25万至50万规模之间。西欧直到18世纪才能看到50万人口的城市。到了19世纪,这种城市在西欧大量出现。在当今世纪,这种规模的城市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随处可见,甚至在处于现代化早期阶段的亚洲小国中也能见到。

这些比较证实了我们的判断,那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过去的一千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是沿着一条有些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轨迹在运行。中国的城市化达到了一种很先进的水平,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快,并且是通过长期稳定的前工业化经济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水平。日本在18世纪超过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是基于一种前工业化经济。[12]通过早期工业化,欧美也达到了同样水平。中国处于现代化的新来者的行列。这掩盖了这样一种事实,那就是对于一种与众不同的前工业化和相对高水准的城市化来说,中国并不是一位新来者。这方面也同其他方面一样,中国自身的过去会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其影响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建立起来的正在影响中国的那些模式一样重要。我们不会知道这种影响会达到怎样的程度,除非我们了解更多中国历史上的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