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历史: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

苏州历史: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苏州的大街和建筑的描述中,杜布西牧师记叙道:这座城市没有古代的遗址。苏州的北寺塔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它被视作苏州历史遗址的开端。从那时起,复原的寺庙建筑群才定位于现在的位置——苏州中央大道的北端。[19]这一点强调的不是中国不留恋其过去。中国保存了人类关于过去的文献中最大量和最长久的部分。简言之,我们可以说,真实的苏州的过去是心中的过去,其不朽的元素是人类经验的各种瞬间。

苏州历史: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

日本的来访者僧人石井没提及北寺塔,可能是由于该塔正处于严重的失修状态。甚至可能在1072年,北寺塔大部分已经倒塌:我们只知道在十年之后北寺塔进行了彻底重建。北寺塔是苏州“古代标志性建筑”之一,是这座城市与过去众多联结中的一个,然而为了避免与我们传统中过去的物质历史遗迹进行误导性的类比,我们必须考虑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联系,指向什么类型的过去。这与城市所扮演的角色有密切的关联,在城市扮演的角色中,这种联系的积聚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对苏州的大街和建筑的描述中,杜布西牧师记叙道:

这座城市没有古代的遗址。当地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过去数世纪中人们引以为豪的著名建筑已经消逝,当然这些建筑的墙并不像古希腊罗马一样用方石砌成,可以阻碍岁月的侵蚀,而是使用易碎的砖块和雕刻新颖的木头;当一场大火席卷街道,或一场破坏性的叛乱横扫大街时,就不会留下任何东西来告诉我们以前的光辉传说,只剩下身首异处和残缺不全的石狮子。(第32页)

他的观察大部分是正确的。那么,苏州是一座充满古迹的城市,还是一座古迹意识来自其他事物的城市?在我们的传统中,以真实的物质实物来衡量古迹的存在。中国没有像古罗马竞技场(Roman Forum)一样的遗址,甚至也没有比它晚1 000年的吴哥窟(Angkor Wat)。中国没有像古罗马的万神殿(Pantheon)和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那样一直使用的古代建筑。中国没有这些,不是因为不能如杜布西所指出的“像古希腊与古罗马一样用方石”来建造。[18]中国没有这些遗址,是因为态度不同——对实现不朽成就方式的态度不同,对于建造和实现持久丰碑方式的态度不同。

中国文明在其建筑中很清楚地显露出来,中国的建造动机与西方的建造动机有非常广泛的不同。同样,城市的物理形态和物质材料以及城市历史遗迹(monuments)保存和传递古迹(antiquity)价值的功能,也不同。

苏州的北寺塔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地方史书告诉我们,该塔附属于一个寺庙,它初创于公元3世纪,是现在的报恩寺的前身。这是它被视作苏州历史遗址的开端。但是这座寺庙在几个世纪中坐落于城墙内侧的不同位置,直到10世纪,它以宏伟的方式重建。从那时起,复原的寺庙建筑群才定位于现在的位置——苏州中央大道的北端。事实上,自公元6世纪,一个重要的塔已经出现在那个位置。当这座11层的老塔倒塌后,在1072年僧人石井来访后不久,它于1078—1085年间令人难忘地重建起来。随后,在女真征服北宋的战争中,该塔和与之一起的寺庙建筑在1130年被毁。经过二三十年,寺庙和宝塔在12世纪中期再一次盛大重建。现在,宝塔有9层,和原先11层的塔相比差不多高或更高。被画在1229年地图上的塔是现存宝塔最直接的前身,但是它也经历了1449年的重要重建,1570年被烧毁,1582—1590年间完全重建;在之后的十年开始出现倾斜的征兆,然后在1603年被纠正和修复。1671年,它被彻底修复,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61年苏州被起义军占领,寺庙被夷为平地,宝塔被毁坏,只剩7层。再一次,佛教虔诚与本地骄傲相结合,寻找资源将其重建,于1900年完工。杜布西牧师在20世纪初所爬过的就是这个刚建的、全新的塔,他称它为苏州“古代的雕像”。

这段历史对中国的历史遗迹来说是典型性的。即使是在美国,也没有一座建筑可以依靠这样的血统(pedigree)来号称一处真正的古迹,更不用说在罗马。在罗斯金的《威尼斯之石》(Ruskin's Stones of Vencie)中,这当然更不会有多大的价值。如果维奥勒·勒·杜克(Viollet-le-Duc)因其在法国努力去除各种后来积累以重返建筑最初设计状态的修复工作,被认为是迂腐的,是侮辱古迹和亵渎历史,苏州北寺塔的历史又会在具有历史头脑建筑学学生中激起什么样的情感呢?[19]

这一点强调的不是中国不留恋其过去。他研究过去,并利用它去设计和维持其现在,就好像不存在其他文明。但是像苏州这样的古老城市作为纯粹的物质对象是“超越时间”(time free)的。它们以特别的方式成为过去的储存室——它们体现和暗示着那些与存于它处的价值的关联。过去是文字(words)的过去,而不是石头的过去。中国保存了人类关于过去的文献中最大量和最长久的部分。它持续地检查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过去,并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但是,中国没有建立卫城,没有留下古罗马竞技场,这并非因为缺少材料和技术。中国古迹中耐久的石质建筑中最典型的是地下的墓穴,在帝国后期,则是桥梁。这些墓穴和桥梁是为另外的用处服务的,显示人类伟绩的公共历史纪念物并不依靠这种方式。(www.xing528.com)

中华文明并不将其历史存放在建筑之中。即使其宏伟宫殿和城市综合体强调宏大布局,利用的也是空间,而不是建筑,建筑只是作为相对来说非永久性的上层结构被添加进来。[20]中华文明似乎并不将历史遗迹倒塌或毁坏视作冒犯或侮辱历史,只要它们能够替代或恢复并重新发挥功能。简言之,我们可以说,真实的苏州的过去是心中的过去,其不朽的元素是人类经验的各种瞬间。唯一真正持久体现人类永恒瞬间的是文学

方志中一些章节题为“沿革”(historical outline)或“建置”(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涉及地点使用的历史,其他题为“街巷”或“桥梁渡口”或“宅第建筑”或“寺庙”或“遗迹”的章节,则列出城市所有物质成分,并伴随着描述它们的条目。然而,实际上,它们即使被描述了,也是描述得很少的。篇幅通常给了城墙,但是给予建筑的描述很少。换句话说,举一个例子,提到一座桥,其建立或重建日期可能会随之被提到。但“描述”通常会是一首附录的诗,或一系列按年代排序的诗集或纯文学性的散文,它们每一个都或多或少与桥有明确的联系。地方史志的质量不等,从编纂目的来说,一些更为实用,一些则更具文学性。[21]

即使在1883年出版的名为《苏州府志》的地方志中,在横跨西北郊大运河的著名的“枫桥”标题下也有这样一个条目。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让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座桥,许多西方学生从赵元任的《国语入门》(Mandarin Primer)第22课学习了这首诗。想从这本方志中了解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时,会找到下面的话:

枫桥:在阊门西七里。(接下来的一段指出“枫”这个名字是不正确的;一个与“枫”同音异义的词才是最初的名字,但是因为张继的诗称之为“枫桥”,所有人就这样写了)……现在的桥是1770年修,1867年由长洲县地方官蒯德模重建……(译者按:此处为原文直译。光绪《苏州府志》卷三三“津梁一·枫桥”条原文为:“枫桥:在阊门西七里。《豹隐纪谈》云:旧作封桥,因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长住字。国朝乾隆三十五年修,同治六年知长洲县蒯德模重建。”)

接下来是一小段诗集选,从张继的诗开始,这首诗将一个孤独旅人的心情与这座桥联系在一起。第二首诗是晚唐诗人张祜(Chang Yu)的,这首诗建立在张继创建的联系之上;他的诗表达的是,当船在雨夜停泊枫桥时,旅行者所油然而生的长期分离后的孤寂之感。(译者按:张祜诗云:“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人岁月遥。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接下来的一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他是苏州著名的范氏家族的成员。[22]这是一首不常见的送别朋友的诗,使用旅人的主题,但是伤感情绪有所减弱。(译者按:范成大诗云:“朱门白壁枕湾流,桃李无言满屋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然后是14世纪苏州本地人高启的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在这里,这个物就是著名的枫桥。高启注意到,苏州城的三百座桥中,这座是最出名的,这都是因为张继的诗,每一次他路过枫桥,都会想到其唐代的先辈——仿佛听到乌啼声,看到了月亮,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就像张继诗里提到的一样。(译者按:高启诗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最后一首诗是高启的同代人张羽的,他的诗又一次将孤独悲伤的旅人与枫桥联系起来,他在诗中暗示,这些旅人在繁忙世界中奔走,其追求的价值却可能存有疑问。[23](译者按:张羽诗云:“晚泊枫桥市,冥搜忆旧游。月明天不夜,江冷水先秋。岸曲依渔艇,林低出戍楼。堪嗟名与利,白却几人头。”)

所有这些和枫桥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历史学材料中,作为物体的桥并不重要;我们没有被告知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有多大,或者它看起来怎样。除了提及18和19世纪的重建,我们不知道它从唐代以来是什么样的物质存在,尽管从那时起,因为一位诗人和枫桥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它开始在历史中变得重要。这些诗都描绘了一些经验或思考的瞬间,其中一些由该桥所激发,但更多的时候,是间接通过该桥从早期的诗作中获得灵感。没有一首附录的诗提及枫桥的物质存在。枫桥作为一个意象(idea)存在于知道这首诗的所有中国人的意识里,这意味着,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和许多有初等文化者甚至没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普遍熟悉标准的唐代诗选。再进一步而言,对他们来说,该桥的真实性并不是构成跨度的石头造型,而是它与那些永恒瞬间的联系;永恒的瞬间体现在文字之中。物质存在是完全次要的。任何人试图在其同胞心中实现不朽,不会首先选择修建一些宏大的石头纪念碑,而是首先培养自己的人文才能,这样就能够通过文字永久地传达自己,或者至少在伟大诗人或散文家的不朽篇章中被提及。

在阅读了苏州地方史书之后,你可能很容易认为这座城市是观念上的古墓。探索它的考古学家们必须通过梳理不断层积的语言造物,像在苏州居民心里所呈现的那样,重建过去的城市环境。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仅选择性地保存在地方志中,更多地保存在学者的藏书楼中,它们之于苏州,正如竞技场之于罗马。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能够在头脑中重建一个现实的苏州,没有古老石头上的裂缝和伤痕。他甚至可能喜欢一个实用的、基本上重建的桥和宝塔,超过一个古迹的残骸。我们必须假设,即使是大街上的普通人,在其意识中也存在一个观念中的真实城市,就像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漫长历史所造就的物质遗存中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