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探索公共空间的成果

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探索公共空间的成果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7]该文所谓“公共空间”,应是将这一概念移植到中国早期城市,用来指称城市中提供给社会大众的地理空间。在中国中古城市史,尤其是唐代长安研究中,学者喜好讨论城市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寺院、市场等。[39]以“公共空间”为都城“近世化”的表征之一,或许低估了中国早期城市中“公共空间”存在的可能性。

中国城市社会史名篇精读:探索公共空间的成果

城市是人群汇聚、流动之地,但作为中国早期都城代表的汉长安城,在城市布局与空间利用上具有封闭性,体现在两方面。(1)皇权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分离。长安城内的未央宫、长乐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等多个宫城占据了城市的大部分空间,这些宫殿主要供皇帝本人及后妃、皇室、族人使用,各个宫殿之间有复道、阁道等相互勾连,以保障皇室活动的安全性和隐蔽性,而其他身份者出入宫殿实行严格的门籍制度,也造成了皇权空间与其他居住空间的区隔。[35](2)居住空间自身的封闭。帝室之外,各级官吏与侍者或在宫城之间营宅第(如北第、东第),或居于城东北部的闾里,兵士居于城门、宫门附近的“区庐”,手工业者、商人居于城西北部的作坊区及其以东的市场区附近,普通民众居于东北部的160闾里[36],闾里、庐、作坊、市自身即具有封闭性,外筑有围墙,墙上开门,设有门监,按时启闭。从商者有“市籍”,而闾里有里吏负责维持秩序,监督居民。这种管控保障了城市秩序,却阻碍了必要的交流与公共活动,与同时期罗马帝国的情况相异。即使在这种空间利用格局下,汉长安城中仍保留着一些容许公众开展活动、进行交流的空间。该文的写作理念之一,即对中国早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关注。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概念,又称为“公共领域”,由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用以具体指称资产阶级社会中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民众可以自由参与并就所涉普遍利益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平等、理性论争的场所。[37]该文所谓“公共空间”,应是将这一概念移植到中国早期城市,用来指称城市中提供给社会大众的地理空间。

在中国中古城市史,尤其是唐代长安研究中,学者喜好讨论城市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寺院、市场等。宁欣先生曾关注长安城中干道的街,因具有流动性、延伸性、开放性、公众性等特点,以及宣示、警示、炫示舆论与信息传播多项政治与社会功能,是当时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营造了公众活动空间。[38]荣新江先生考察了唐代长安王宅、公主宅改为佛寺、道观的案例,敏锐地指出这一变迁意味着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从而标志着中古都城走向“近世化”。[39]以“公共空间”为都城“近世化”(借用京都学派的说法)的表征之一,或许低估了中国早期城市中“公共空间”存在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该文通过对传世文献中长安城内大规模聚众活动的分析,展示了这座封闭城市内的公共空间,包括城内的市场(主要是东市和西市)、城外的其他市场(共九市)、街道、宫阙(未央宫北阙、东阙,长乐宫西阙、东阙,建章宫双凤阙)、城门(供吏民出入长安的横门、宣平门等),以及城门外的桥梁如横桥、渭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