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公办高中举办补习班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解决公办高中举办补习班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公办高中高考补习班的存在比较普遍,与各地的经济、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物价、财政部门应制定高考补习收费标准。在甘肃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高考升学率偏低、落榜生数量巨大、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薄弱的省份,若立即实行一刀切政策,坚决制止所有公办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恐怕社会、家长和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会人为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突发事件产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解决公办高中举办补习班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公办高中高考补习班的存在比较普遍,与各地的经济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不发达的地方更加严重。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成因也相当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原因,也有高考竞争激烈、高考机会不均等的教育内部原因,各种因素又相互交织,形成相互助推、恶性循环、势头难止的不良机制。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视现实,承认当前这一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其次,需要全社会和政府各部门共同努力,需要借助于高考招生政策、公办高中政策的完善;需要依靠职业教育、民办高中,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其内在质量的提高,依靠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健全;需要依靠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就业环境的改善。第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高考复读生逐步减少,日趋规范。当前,应坚决禁止省级示范性高中占用校内资源举办高考补习班,并逐步压缩市(州)级示范性高中补习班人数,控制补习生所占比例,并逐年减少。对一般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暂时不规定补习生比例。四要加强政策监管,规范补习班的办学行为。物价、财政部门应制定高考补习收费标准。

由于国家对补习生参加高考没有明确的限制措施,近几年教育部对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也没有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在甘肃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高考升学率偏低、落榜生数量巨大、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薄弱的省份,若立即实行一刀切政策,坚决制止所有公办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恐怕社会、家长和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会人为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突发事件产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很多校长、教师在调研座谈中都表示了对此情况的担忧。如2007年某地就曾因压缩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而引发了群众围堵县政府、县教育局事件。在调研中,一些校长和老师也反映:教育资源不同于其他国家资源,有其特殊性。群众认为学生选择优质教育资源、选择职业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他们的权利,即使重复享用优质教育资源也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进步,这种动机和行为是善良和可贵的,强硬制止似乎不近情理,难以让学生、家长信服和接受;另一方面,现阶段在民办教育尚未发展成熟、教育质量难于保障的情况下,立即把高考补习生全部推给民办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既不现实,也对学生的发展不利,这也是国家所不愿接受和面对的。

作为落榜生进入公办学校复读,从国家角度看,造成复读生二次享用国家提供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造成对首次享用国家高中资源的在校生权益的分享和挤占,国家禁止、在校生有意见是不无道理的。但在相关环境不完善和选择缺少的当下,高考落榜生通过选择公办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获得再次成功的愿望,如何予以评价?给予怎样的关切?又如何协调学生自主选择接受某种教育的权利和国家希望学生接受某种教育的权利,使得其由理论上的一致更好地变为现实的一致?等等,都是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应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一)不断提高我省高考录取率。

甘肃省高考人数多,但国家分配的指标少,因而录取率低,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这是造成我省高考落榜生多的政策方面的原因。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高考招生分配政策,甘肃要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努力增加甘肃高考招生指标,特别是“二本”以上院校的招生计划,扩大甘肃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加快缩小与发达省市的差距,促进全国范围的高考招生公平、教育公平。通过提高我省高考录取率,减少高考落榜生,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复读生,这是当前最直接、最见效,也是学生、家长最期盼、最欢迎的政策。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追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是人民群众的正常、合理需求,也是应加以鼓励和支持的积极追求,无可厚非。但如何规划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规模、数量,把家庭、社会的追求引导到国家需要的方向上去,使之协调兼顾,内在一致,需要国家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前,高等教育在总量供给不足的同时,更关键的是,从结构、类型看,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类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数量少、吸引力不足,从而造成千军万马过普通高等教育独木桥的局面。因此解决复读生问题,必须进一步丰富、拓宽升学通道。当前,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高职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成长环境,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增强高职教育对高考学生的内在吸引力,实现普通高校毕业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效用相近,结果公平,才能减轻复读压力。这是釜底抽薪式、重大战略型的根本举措。

(三)加强对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扶持。

当前,可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教育教学质量较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普通民办高中进行大力扶持,帮助和引导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学生逐步自觉、自愿地倾向于选择民办学校的高考补习班。根据白银市一些县区民办教育的发展经验,在民办教育发展初期,民办公助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途径。由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大我省高考招生指标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在目前,可以通过选择性的扶持,较快捷地消解公办普通高中逼迫接受复读生的客观压力,也防范出现个别公办高中借社会压力之名行谋取学校、或部分学生不当利益之实的现象。(www.xing528.com)

(四)加大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力度。

引导学生及家长正确分析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潜力、家庭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理性选择高考志愿,正确把握发展定位,避免盲目选择。如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动手实践方面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应尽量鼓励报考职业院校,减少不必要的复读。

(五)加大高中教育资金投入。

建议省、市(州)、县(区)各级政府将普通高中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普通高中公用经费标准,为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缓解公办高中办学经费和负债压力,从源头上化解公办高中招收补习生的客观经济动机。

注:本调研是根据甘肃省政府的要求开展的,报告由甘肃省教育厅提交甘肃省政府。甘肃省教育厅旦智塔副厅长亲自安排调研,指导、审定报告。督导室刘彦文主任(时任基教处副处长)与教科所成员一起调研,并统一修改报告。

负责人:旦智塔

调研人员:刘彦文 王宗信 刘裕强 许文婕

撰稿人员:王宗信 刘裕强 许文婕

完成时间:2010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