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污水好气生物处理:生物膜法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污水好气生物处理:生物膜法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生物流化床挂膜过程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术。配成后测定该模拟污水的CODCr和氨氮的浓度。调节节流阀,使得载体恰好完全处于流化状态。测定20个生物载体的膜厚,取其平均值作为生物膜厚度,观察比较膜上的生物相。

污水好气生物处理:生物膜法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生物流化床的基本构造、生物液化床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2)掌握生物流化床挂膜过程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

好氧生物流化床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有机结合,并将化工流态化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新型生化处理装置。该法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占地面积少,引起了工程界极大兴趣和广泛研究,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流化床以微粒状填料如沙、焦炭、活性炭、玻璃珠、多孔球等作为微生物载体,以一定流速将空气或纯氧通入床内,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通过载体表面上不断生长的生物膜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目的。载体颗粒小,表面积大(载体表面积可达2 000~3 000 m2/m3),生物量大,载体处于流化状态,污水不断和载体上的生物膜接触,使膜上微生物增殖。载体不停地流动能够有效防止生物膜堵塞。

本实验采用的鳃板式流化床是一种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结构简单、紧凑,泥水分离效果好。污水从底部或顶部进入床体,与从底部进入的空气相混合,污水充氧和载体流化同时进行。在床内气、液、固三相进行强烈的搅动接触,废水中的有机物在裁体上生物膜的作用下进行生物降解。由于空气的搅动,载体之间产生强烈的摩擦使老化的生物膜及时脱落,故不需另设脱膜装置。

三、实验器材

(1)取自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新鲜活性污泥。

(2)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的器材和试剂,测定生物需氧量(BOD5)和溶解氧的器材和试剂,测定氨氮的器材和试剂。

(3)其他器具:鳃板式三相流化床模型(图2-11)由有机玻璃制成,大小为63 mm(宽)×125 mm(长)×300 mm(高),总有效容积2.2 L。废水处理曝气区的有效容积为1.5 L,沉淀区的容积为0.7 L。生物载体选用粒径为0.5~0.7 mm的陶粒

实验还需50~100 W气泵,曝气头,水箱(25 L),电热恒温控制器(包括电加热器、控温仪),计量泵量程10~1 000 mL/h),pH计,乳胶管,生物显徽镜,电子天平,电烘箱,生化培养箱

图2-11 鳃板式三相流化床模型图

图2-12 流化床工艺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装配实验装置

按图2-12工艺流程图装配实验装置。

当室温低于20℃时,需提高水温到20℃~25℃,以加快挂膜过程。使用电加热恒温控制仪,将加热棒悬挂浸没在水浴中。

2.模拟生活污水的配制

按表2-9配方配制人工合成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基础培养液,使用时可按需要增加浓度,使模拟城市生活污水进水浓度为基础培养液的2倍、3倍或更高倍数。模拟城市污水(基础培养液)的CODCr为174 mg/L,总氮约为27.5 mg/L,氨氮约为7.2 mg/L,配成后需测定实际值。

表2-9 模拟生活污水配方材料表

3.接种、挂膜

按上述模拟城市生活污水配方,以2倍浓度配制成挂膜过程中所需的模拟城市生活污水。配成后测定该模拟污水的CODCr和氨氮的浓度。根据测定值,按C/N=100/5的比例添加适量的葡萄糖硫酸铵,再测污水中氨氮的浓度,氨氮浓度以30~40 mg/L为宜。将污水注入流化床反应器中,投加75 g颗粒载体。向反应器曝气区注入来自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新鲜活性污泥,污泥量为曝气区容积的1/5~1/4。开启气泵,但不从水箱进水,进行闷曝。调节节流阀,使得载体恰好完全处于流化状态。过高的进气量会导致颗粒间摩擦加剧,不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系统开动8~12 h后,停止运行,澄清片刻,使活性污泥和载体下沉。将上层清液倾出一半左右,再加入调节后的2倍浓度模拟城市污水,继续运行。如此周而复始3~4 d,载体上即附有少量微生物,接种过程完成。此时可开启计量泵,从废水箱连续进水。控制进水pH为6.5~7.5,温度为20℃~25℃,流量为200 mL/h。连续进水后,营养比较丰富且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不断被出水带走,载体上的生物膜会迅速生长和增厚。在适宜条件下,10~15 d就可以完成挂膜,投入正常运转。

4.运行和管理

(1)进水:向污水箱中添加模拟城市生活污水,进水流量提高到500 mL/h。酌量添加硫酸铵等营养物质,使污水箱中污水的氨氮浓度为30~40 mg/L,pH为6.5~7.5。整个运转期间进水水质及水量稳定不变。(www.xing528.com)

(2)水浴水温:当室温低于20℃时,须用电加热恒温控制仪使反应器水温控制在20℃~25℃。

(3)曝气量:由于气泵工作不稳定和曝气头堵塞等原因,有时会发生载体沉降不流化的现象,应及时调整进气量,清洗曝气头。

5.测定和观察

(1)定期测定曝气区混合液的溶解氧,每天测一次。

(2)测定进水、出水中CODCr浓度。根据测定数据计算CODCr去除率(%),并按下式计算有机负荷[kg/(m3·d)]:

有机负荷=C·Q/V×24×10-6

式中,C为进水CODCr浓度(mg/L);Q为进水流量(mL/h);V为曝气区有效容积(L)。

有机负荷表示单位混合液体积每日所能处理的有机物的量,是衡量反应器水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3)测定进水、出水中氨氮的浓度,并计算氨氮去除率(%)。

(4)将测得数据填入表2-10。

(5)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载体颗粒上生物膜由生长至成熟的过程。成熟的载体上应有钟虫、轮虫、丝状菌、草履虫和线虫等。生物膜呈黄色且透明,与核心的不透明载体颗粒区别明显,平均厚度可达80~100μm。测定20个生物载体的膜厚,取其平均值作为生物膜厚度,观察比较膜上的生物相。将观察结果填入表2-11。

6.停留时间与处理效果

有机物的处理效果与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有关。一般地,延长停留时间,可以改善出水水质,但导致有机负荷的降低。按照T=V/Q(T为停留时间,V为曝气区有效容积,Q为进水流量),在曝气区有效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或加大污水进水流量可以延长或缩短停留时间。本实验曝气区有效容积为1.5 L。假设:Q 1=0.2 L/h,则T 1=7.5 h;Q 2=0.5 L/h,则T 2=3 h。

在进水浓度、水温、pH等均不变的情况下,按0.2 L/h的流量进水。待运转稳定后,测定进水、出水的CODCr和氨氮浓度,并计算去除率和有机负荷。改用0.5 L/h的流量进水,稳定后再测定进水、出水的CODCr和氨氮浓度,并计算去除率和有机负荷,结果填入表2-12。

表2-10 生物流化床模型实验分析化验记录表

表2-11 生物流化床挂膜及运行管理记录表

表2-12 停留时间与处理效果实验记录表

五、注意事项

(1)进水须按模拟生活污水配方及实验开始时调整营养的方案准确配置,并控制进水的pH,以尽量保持进水水质的稳定。

(2)经常检查水温及恒温控制器的运转是否正常,保持水温稳定。

(3)经常检查计量泵运行情况,控制进水流速稳定。及时清洗进水管,避免阻塞,保持进水管路通畅。

六、思考题

(1)曝气区中溶解氧浓度对生物膜法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有何影响?

(2)通过本实验的操作、观察,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膜法的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