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反思:在新课程中创建个性化课堂

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反思:在新课程中创建个性化课堂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觉无知、乐于探索、穷根究底是好奇心的高层次表现,是探究学习的精神动力。于此同时,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标。应该承认,这也是当前探究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反思:在新课程中创建个性化课堂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必须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并加以实施,这里强调的是探究的程序,也是探究的载体,它表明探究学习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现在一般认为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检验假设,表达和交流结果。我们据此提出组织学生探究学习和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1)提出或生成问题。这是探究学习的认知起点。一般来说,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2)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假设具有假定、推测的性质,它是现实中暂不存在的或未被确认的,或是见于彼此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证伪,正是假设,决定了学习的探究性。(3)收集证据,形成解释。这是探究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假设是需要验证的,而验证的核心是收集证据。证据来自观察、实验,也来自教材、教师、网络或其他地方。收集证据的过程也就是指向问题的学习过程,形成解释就是在问题与证据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对学生而言,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4)交流和评价。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解释和观点,既对对方的解释进行质疑,又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这也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等,这是提升探究学习质量的基本保证。

以上几个环节也可以看作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性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但是,如果只是按照这些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探究学习不仅要模拟科学探究之“形”,更要渗透科学探究之“神”,科学探究的精神主要表现在:(1)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是儿童的天性——喜爱提问是童心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觉无知、乐于探索、穷根究底是好奇心的高层次表现,是探究学习的精神动力。(2)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在教育中,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说明,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要特别注意克服理性霸权和教师权威的消极作用。理性霸权所孵化的知识暴力,挤压着学生的心理空间和精神空间;而来自教师权威的压力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最终使批判精神不能得以张扬和生发。(3)求证精神。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探究精神的突出表现。于此同时,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标。(www.xing528.com)

科学探究的“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形”是基础,“神”是灵魂,没有前者,后者就会失去载体,显得虚无飘渺,无从把握,实践上也难于操作,从而导致“探究”的泛化和虚化;缺乏后者,前者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应该承认,这也是当前探究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