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学生自己的课堂: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创建学生自己的课堂: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传统的“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能力教育的需要,教师主宰课堂的教育活动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要把“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型”教学模式;二是要把教师主宰课堂转变为教师服务课堂;三是要把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创建学生自己的课堂: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很多专家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力教育。而传统的“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能力教育的需要,教师主宰课堂的教育活动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要把“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型”教学模式;二是要把教师主宰课堂转变为教师服务课堂;三是要把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敢不敢还,二是怎样还。

有的老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没事干了,这是不是偷懒,是不是不负责任,我们不敢这样做。首先,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没事干的看法就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传统的模式是老师课前备什么内容,上课讲什么内容,一讲到底,讲完就算完成了任务,而现在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可能10个人就会有10种方法,10条途径,10个答案,10个疑点,教师备课不充分,功底浅,就无法驾驭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这样以来教师不是无事可干,而是需要埋头苦干;不是准备“一桶水”的问题,而是要成为一台“抽水机”——不断吸收、补充新知识——才能应对转变后的课堂和学生。二是说敢不敢,恐怕担心的不是人们说自己懒,说自己不负责任,而要担心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自己的观念更新了没有,自己的知识储备够不够,自己的应变能力行不行。再说的明白点,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换言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www.xing528.com)

再一个就是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怎样在课堂的诸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问题。根据“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中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反馈调控原理在教学中的运用,针对把课堂还给学生后的自主性学习要求,我们可以按以下基本原则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