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賤的重要性及对百官治理的影响

子賤的重要性及对百官治理的影响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子賤任人,子期任力。然子賤豈徒鼓琴而已哉?單父至今有子賤祠及琴臺存焉。B.C.)評論之外,[37]記載大同小異,《韓詩》更引《詩經·唐風·山有樞》四句爲證,旨皆在強調子賤“平心氣而百官治”,因其“任其數”任人善用而已。

子賤的重要性及对百官治理的影响

朱長文言:

子賤:宓子賤,名不齊。爲單父宰,彈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而單父亦治。子賤任人,子期任力。任力者勞,任人者逸,故異也。然子賤豈徒鼓琴而已哉?固能作樂以平心氣,審音以知政教。心氣既平,政教既得,有不治哉?孔子稱之曰:“尚德哉!若人賢之深也!”單父至今有子賤祠及琴臺存焉。

此於《呂氏春秋·察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韓詩外傳》卷二、《說苑·政理》等皆能見及,[36]除了《韓非子》引有若(518—? B.C.)評論之外,[37]記載大同小異,《韓詩》更引《詩經·唐風·山有樞》四句爲證,旨皆在強調子賤“平心氣而百官治”,因其“任其數”任人善用而已。

上述查考孔門八人彈琴的記載,以顏回的故事最不可靠;子張部分僅見於《禮記·檀弓上》,是爲孤證,若從孔穎達之見,以《詩傳》與《孔子家語》爲正,那麼子張彈琴亦是後人創作。其餘六人援琴的依據,所據文獻不少,包含儒學典籍的《禮記·檀弓上》、《詩傳》、《韓詩外傳》卷一及卷二,以及《孔子家語》的《六本》、《困誓》、《辯樂解》、《七十二弟子解》;道家法家典籍如《莊子·讓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雜家典籍如《呂氏春秋》的《慎人〉與《察賢》、《孔叢子》的《論書》與《記義》;史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還有西漢末劉向《說苑》的《脩文》、《建本》、《政理》與《新序·節士》,以及東漢末年的《風俗通義·窮通》與《琴操》。涉及文獻達13種,時間序列從戰國中後期至東漢末年。其中關涉到琴瑟之異有4則,製表一所示:(www.xing528.com)

表一

最早文獻是秦相呂不韋(292—235 B.C.)主持的《呂氏春秋》,成書於秦始皇八年(239 B.C.)左右,[38]此已有琴瑟之異。對此,究竟是傳鈔問題?抑或是認知已有改變,而將瑟皆改爲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